臥薪嘗膽
教學內容:《12 》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及成語“臥薪嘗膽”的含義,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三、四自然段是重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合理想象,領悟故事蘊涵的哲理。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等。課前布置學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關歷史知識。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結合文中詞語理解“臥薪嘗膽”的字面含義。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這幅圖,你覺得像什么? 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這人圖案畫的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鉞。在戰場上,誰拿著鉞,誰就是指揮官。后來,這個像“王”字的圖案就成為權力的象征。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就稱為--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和兩個王有關的故事--《臥薪嘗膽》。
2、(板書課題) 看老師寫課題,注意“臥”的筆順。齊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呢?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先帶著剛剛提出的問題聽老師朗讀一遍課文,然后再按老師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讀課文。 (師范讀課文) (明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2、生字學習 剛才同學們讀書特別投入。生字你會讀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們。 (投影帶拼音的生字詞,指名讀。請學生領讀。注意正音。) 這里面有兩個字老師要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吳”字是上下結構,寫的時候,上邊要讓著下邊。“免”字,長撇貫穿“口”字部件,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豎彎鉤”,“彎鉤”部分要向外延伸。 下面老師增加難度,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 (指名讀,全班齊讀) 〔生字描紅,視情況。〕
三、再讀課文。
1、字詞都會讀了,課文也就能讀得更通順了。下面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讀,邊讀邊思考:《臥薪嘗膽》這個篇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2、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①誰來讀第一段?(指名讀)你讀得很流暢! 從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對了,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 (板書: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
②那么,起初,誰先征服了誰呢?誰來讀讀第二段。 故事的第二段告訴我們什么了呢? 是啊,勾踐剛開始的時候打了敗仗,只好求和,到吳國做奴仆了。(板書:勾踐戰敗求和)
我的十分鐘:
吳越會稽一戰,越王打了敗仗,為了保留實力勾踐選擇了投降求和,但他報仇雪恨的心思并沒有瞞過吳國的謀臣們,他們紛紛——(引讀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
角色表演:吳國的謀臣們要求滅掉越國,他們會如何向吳王建議呢?吳王又是怎么拒絕的?(同桌練習表演 指名表演)
這么一演,你知道“建議”是什么意思了嗎?能用“建議”說一句話嗎?(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指導將“建議”放在句子不同位置說話)
各位教研組長,請注意,以下的設計說明僅是對”學生十分鐘”環節設計的解釋和要求,老師們備課時不需要寫以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