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
【“學生十分鐘”設計說明:結合我校研究課題,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設想象的空間,聯系上下文和時代背景開展合理想象,通過生生對話自主理解“建議”一詞的含義,在次基礎上造句,明確運用!
③到吳國做奴仆的勾踐,又有怎樣的經歷呢?誰來讀讀第三段。 勾踐夫婦在吳國的三年生活過得怎樣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 是,這三年,勾踐夫婦受盡了屈辱。(板書:受盡屈辱)
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結束了,驕傲的吳王夫差放回了勾踐夫婦,他們回國后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一起朗讀第四段話。 同學們,勾踐回國后的作為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是哪個詞呢?想一想。 是的,就是課題“臥薪嘗膽”。開始有同學問,什么是“臥薪嘗膽”,那么,第四段話中,哪個幾個句子解釋了這個問題呢?用筆畫一畫你找到的句子。 (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東西?“膽”呢? (齊讀句子)
⑤同學們,越王勾踐放棄了本來可以享受的國君的舒適生活,選擇了臥薪嘗膽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樣的回報呢?一起讀一讀最后一段。 故事的大結局是怎樣的呢?誰來說一說? 是的,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羽翼豐滿的越王勾踐終于報仇雪恨了。(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四、三讀課文 故事我們已經讀完了,下面請同學們將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結合老師的板書,想想怎樣用簡短的幾句話給別人說說“臥薪嘗膽”這個故事。 (指名說)
五、小結 同學們,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令人感動,勾踐發奮圖強的精神催人奮進。明天我們繼續學習《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去感受勾踐不屈的靈魂! 六、作業 課后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下課。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用“建議”造句。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合理想象,理解課文內容及成語“臥薪嘗膽”的含義,領悟故事蘊涵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成語故事-——《臥薪嘗膽》。(讀題)
2、齊讀。
3、用下列詞語填空復習全文大意: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轉弱為強
兩千多年前,吳國和越國都想征服對方。一次,越國---------,越王勾踐只好向吳王夫差求和,到吳國當奴仆。越王勾踐在吳國---------。三年之后,勾踐回到越國,---------二十年,越國終于---------,滅掉了吳國,吳國國王夫差自殺身亡。
二、精讀感悟。
過渡:出示投影片,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圖上畫的是——(勾踐)他正在干什么?(飯前坐在柴草上嘗苦膽),那么課文哪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臥薪嘗膽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1 、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出示: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3)齊讀,思考: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
“臥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嘗膽”懂嗎?嘗苦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象嘗苦藥一樣)
(4)勾踐貴為越國一國之君,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