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榴(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讀——:學生讀課題石榴
2、課文中的詞語你讀熟了嗎?(出示詞語)老師來考考大家。
馳名中外郁郁蔥蔥咧開了嘴瑪瑙般
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評價:讀得很正確,誰能讀出感情來呢?
誰能用上面的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呢?
二、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一)教學第三自然段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按時間、季節(jié)的順序?qū)懥耸竦娜~、花、果。夏天過去了,熱鬧了好一陣的石榴花漸漸地謝了,樹上結出了一個個小石榴。“熱鬧”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怎樣理解。
1、課件出示教學:“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
能說成“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長大。”嗎?為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們可以根據(jù)什么判斷石榴成熟了呢?
a:顏色
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引讀:它的外皮先是……逐漸變得……最后變成……(同時出示圖片)
(突出:先是、逐漸、最后)
師:這幾個詞語寫出了石榴顏色變化的過程。作者正是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推敲,才把文章寫得如此生動,用詞如此準確,這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再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生齊讀句子)
b:果皮裂開
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
這句話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石榴的可愛。)
課文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嗎?誰能讀給大家聽一聽。(出示: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指導朗讀:
你們覺得這些石榴娃娃怎么樣?可愛嗎?那就趕緊讀一讀,讀出它的可愛來。
學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再讀一讀試試,最后一句還可以加上動作。
學生自由讀
師:咱們男女同學比比賽讀好嗎?
男女生分組讀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讀書時,臉上笑瞇瞇地,看來都很喜歡石榴娃娃,再來讀讀課文第三段好不好?
學生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二、教學第四自然段
這時,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
(出示圖片)學生回答:()的石榴子
我們來看看課文是如何描寫的(出示: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剝開外皮,只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
你能讀好這一句嗎?
這么美的石榴大家想嘗嘗嗎?(讓學生嘗嘗石榴,說說石榴的滋味)
出示:取幾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
讓我們再來品嘗一次石榴吧!(引讀讀第四自然段:這時,你摘下一個石榴……)
三、小練筆
拿出橘子,剝開橘皮,看到了什么?嘗嘗,味道怎樣?讓你們照著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來寫,會嗎?
出示:……剝開(),只見(),取下其中一個橘瓣(),()的。頓時感到()。
學生寫作,交流。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按照什么順序?qū)懯瘢私馐竦纳L過程以及特點,仿寫第四自然段。
(二)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