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曾對婦女造成的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凡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孫中山破陋習》,齊讀。
2、通過上節課學習,你知道孫中山破了什么陋習嗎?(板書纏足)
3、孫中山為什么破纏足陋習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孫中山為什么喜歡自己的姐姐?同桌交流。
3)說話練習:孫中山的姐姐真是一個()的姐姐
4)指導朗讀。
2、學習2---7自然段
(姐姐本來是一個能干,活潑能干的女孩,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是什么使她改變?
1)引導學生默讀思考:哪些是孫中山看到的情形?請用“﹏”畫出,哪些是孫中山反對媽媽給姐姐纏足的理由,請用“-”畫出,媽媽為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請用“……”標出.
2)交流
1>誰來說說孫中山看到的情形(指名讀,齊讀),思考這段中哪句話最傷孫中山的心(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齊讀,(用一根根長長的布條,一道道說明了疼痛,怎么痛苦.
2>孫中山看到姐姐纏足痛苦的流淚,感到怎樣?他向媽媽提出什么意見?對什么的不滿?
3>指導朗讀(你能讀好嗎?不夠生氣,不夠痛苦)
4>媽媽纏足的理由是什么?
問:媽媽看到姐姐這樣痛苦心疼嗎?(心疼)從哪看出心疼了?這是祖宗傳下來的,不纏腳就嫁不出去,媽媽心疼沒辦法,無可奈何.
5>聽到母親的回答,孫中山能接受嗎?(不能,所以,反駁道:……..)爭辯有用嗎?媽媽說完以后,怎么做了?比較句子: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你知道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屋在干什么,所以用了省略號.
6>孫中山對姐姐有哪些影響,(再也,再也)可見纏腳給姐姐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痛苦,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這段話說這件事,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靈,比較分析,(兩句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傷害之深.
三、所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廢除了這個陋習。
1、想像一下廢除纏足陋習以后,人們是怎樣的表現,指導朗讀。
四、總結
學了課文,你想對孫中山說些什么?想對母親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