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及教學建議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并且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作業設計:1、《揠苗助長》的農夫錯就錯在:(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開導他:( )。
2、《鷸蚌相爭》中的鷸和蚌傻就傻在:(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開導它們:( )。
【板書鏈接】
第1課時的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原 因 做 法 結 果
巴 望──── 拔 高──── 枯 死
(板畫) (板畫) (板畫)
\ │ /
\ │ /
\ 錯 /
\ │ /
\ │/
急于求成,事與愿違
道理:按事物規律辦事
第2課時的板書設計:
鷸——啄——威脅
蚌——夾——毫不示弱
互不相讓 漁翁得利
【積累運用】
1、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掩耳盜鈴 守株待兔 驚弓之鳥 狐假虎威
2、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草木皆兵 紙上談兵 負荊請罪 三顧茅廬
3、 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開天辟地 精衛填海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實踐活動】
1、 故事新編:《鷸蚌不爭》
2、 學子練筆:《鷸蚌相爭》續
附學生習作:
鷸蚌不爭
河灘上,一只蚌張開殼在那兒曬太陽,正在覓食的鷸一見,張開嘴,就去啄蚌的肉,蚌急忙把殼合上,夾住了鷸的嘴,于是它倆爭吵起來。這時,來了一個漁翁,一下子把它倆捉住,放到漁簍里,漁翁高高興興地向家走去。
在漁簍里,鷸和蚌都非常生氣。鷸說:“都是你夾住我的嘴,不然我怎么會到漁簍里來呢?”蚌聽了這話,氣得跳了起來,說:“你還有理了,都是你啄我的肉,你看,我這不也是到漁簍里來了嗎?”
不一會兒,漁翁就回到了家里。他高興地想:“今天既可以吃到蚌肉,又可以吃到鷸肉,真是口福不淺啊!”他燒了開水之后,心想:“蚌的殼太硬了,得用鋒利的刀才能打開。”于是,他就去磨刀。此時,漁翁越想越高興,磨刀的速度也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