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學習過程:
一、朗讀本課生字新詞。
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朗讀第一自然段。
問題:這片草地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是金色的?
研讀要點:
(1)“長滿”說明了什么?這與“金色的草地”有什么聯系?——說明蒲公英非常多。因為多,蒲公英花的顏色才能蓋過草地的顏色。
(2)“ 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這句話與題目有什么關系?——起到點題作用。
用一句話說說這段課文內容:窗前的草地一到蒲公英盛開時,就變成金色的了。
2、朗讀第二自然段。
研讀要點:
(1)理解下列詞語:
常常——(事情的發生)不止一次,而且時間相隔不久。
一本正經——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
(2)問題:課文寫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這件事說明了什么?課文中那句話能概括回答這問題?
——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3、朗讀第三自然段。
問題一:有一天,作者有了什么新的發現?
(發現草地顏色在“早晨”、“中午”、“傍晚”時是有變化的。)
問題二:作者發現草地顏色有變化后,他是怎么做的?他明白了什么?
(作者給自己提出了問題,并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
問題三:這段課文寫了作者幾次發現?有什么聯系?
(情感培養:這段課文寫了作者的兩次發現,第一次是偶然的發現,第二次是在偶然發現的問題上進行探究后,得出新的發現。大自然很美,其中有許許多多的秘密,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我們要熱愛大自然,積極地去探究大自然,你就會發現很多別人還不知道的秘密。我們應該學習作者這種發現問題后,并積極去探究問題的好習慣。)
詞句研讀: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并”字用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因為過去沒有起得這樣早,所以一直認為草地是綠色的。這里用上“并”字,說明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同時強調我原來的認為是錯誤的。)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這是一個什么句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是一個比喻句。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4、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問題導讀:
(1)聯系全文,說說蒲公英為什么會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2)為什么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
(3)這段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因為我通過仔細的觀察,了解了蒲公英花開、花合的規律,跟我們人的起居相似,因而成了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樣寫表達了作者對蒲公英喜愛之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把自己喜愛的段或句子,多讀幾遍,然后抄下來。
板書設計:
2、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草地
盛開 金色的
早晨 合攏 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