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第一、二單元復習資料
文段七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
1. 畫線的句子體現了翠鳥的著色非常鮮艷。文段中寫翠鳥的顏色很有順序,選定(頭部),再寫(背部),最后寫(腹部)、
2. 這一段主要寫翠鳥的外形特點。
文段八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jn)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起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hung),水波還在蕩漾。
1. 帶點字寫出翠鳥捕魚時的動作。
2.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這是一個(比喻)句,把(翠鳥)比作(箭),從這個句子中我們體會到(翠鳥的動作很快)。
3. 結尾寫“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是(為了說明翠鳥的動作很快)。
文段九
于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yù)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1. 這段話主要寫 人們救護燕子。
2. “聽到消息后”,消息是指 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yù)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3. 從“紛紛”這個詞看出 尋找燕子的人很多 ,從“四處”這個詞看出尋找燕子的范圍廣泛。“冒著”、“頂著”、“踏著”這三個詞不僅出氣候與環境的 惡劣 ,更體現出人們 不畏惡劣天氣救護燕子 的高尚品質。
文段十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1. 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裸露-隱藏 減少-增加
2. 從兩個“誰家”可以體會到小村莊的人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樹非常隨便。
3. 兩個“不斷”和“……”表明了對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
文段十二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什么都沒有了”,包括房子、工具、家具等等都沒有了,還包括靠斧頭得到的所有物品。
十、 背誦及默寫
古詩:
1、《詠柳》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春日》唐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與夏天有關的古詩名句: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雨里雞鳴一兩聲,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