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_淺談《荷花》的課堂教學藝術
3、 引導感受作者情感美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結合上下文的具體語境咀嚼品味,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美,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在教學“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一句時,我抓住“活的畫”來設疑:
師:畫本身已經夠美的了,把這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畫,說明什么?
生:說明這池荷花很美。
師:你從這個“活”字知道這是一池怎樣的荷花?
生:這是一池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荷花。
師: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池荷花充滿活力呢?請大家聯系第2節的內容,帶著問題看錄象。
生:我從第2節中的……(略)
師:是誰創造了這一大池充滿活力、美如圖畫的荷花?畫家是誰?
生:是大自然!
師:讓我們來贊美那神奇而偉大的大自然吧!(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理解“活的畫”,我通過字面解詞,借助課文錄象,結合上下文思考,拋棄了脫離語言環境孤立、靜止地進行詞句教學的弊端,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漸領略文字的韻味,感受課文情趣美,體會作者的情感美,從而在小學生的心田里播下了熱愛大自然的種子。
三、引導想象課文情境美
我國著名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在理解白荷花開放時的三種姿態時,我依次向學生展示了三幅不同姿態的栩栩如生的白荷花油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豐富的表情使學生的想象欲得以誘發,引發了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