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二、抓住詞句,細細品味
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理解詞語是理解句意,領悟中心的基礎。是朗讀訓練的前奏,特別是對文中重點詞的理解,更是深入閱讀的突破口。所以要抓住文中的中心句和關鍵詞,讀出意蘊,悟出情趣。在教學研究時,我發現這篇課文詞匯豐富,語句優美,運用了排比句式,而且運用了許多比喻句。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抓住詞句,細細品味。如“你能用“東方之珠、香港”兩個詞說一句話嗎?”這里讓學生用“東方之珠”和“香港”這兩個詞說一句話,既是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也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對全文內容的概括。在學習淺水灣金色的沙灘這自然段的時候,先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劃出讓你感到舒服的詞語或句子。很快學生找到了“漫步”、“沐浴”、“輕柔”、“傾聽”,然后從這幾個詞的來品出淺水灣沙灘的美,使人感到舒服。在學習海洋公園一段時,我重點抓住“精彩”,讓學生通過錄象觀看海豚海獅的表演體會海洋動物的精彩表演。因為動物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中外游客,因此海洋公園的“舉世聞名”也就自然理解出來了。學習銅鑼灣一段我抓住大廈的“鱗次櫛比”,商品的“琳瑯滿目”,游人的“人流如潮”突出鬧市口的繁華。
三、讀中感悟,產生共鳴。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東方之珠》文字優美,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在學生初讀課文,對香港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而在第二課時通過感情誦讀課文、品味語言,進一步感悟“東方之珠”淺水灣的迷人、海洋公園的精彩、銅羅灣的熱鬧,讓“東方之珠”成為孩子們心中向往的地方,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所在。如何突破這一難點,教學中,我通過課件把學生帶入情景,去感受,通過誦讀想象、品味語言,讓文字“活”起來,在孩子們心中形成一幅幅璀璨的畫。在教學中,我設計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對重點詞句反復品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學生也非常喜歡這篇課文,很快就沉浸在迷人的沙灘之中,被動物的表演吸引住了,驚嘆于銅鑼灣的繁榮,被夜香港的風采折服了。我讓學生們帶著這種感受去讀書,學生們讀得也很動情,出乎了我的意料。
當然這堂課存在著不少的遺憾,由于上得比較匆忙,沒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好好體會一些詞語,例如“漫步”是怎樣的走呢?沐浴和輕柔又是怎樣的呢?“傾聽”是怎樣聽呢?如果我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模擬著結伴到沙灘走走,體會這種舒服的感覺就容易多了。最后一節中的“璀璨”雖然第一課時作了一些理解,但這課還需聯系課文,作進一步的理解。
《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