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你洗完澡會有什么感覺
生1:我洗完澡會覺得身上很干凈,也覺得很舒服.
師:我們待會兒看看課文里的"沐浴"是怎么回事.
生2:看到"浴"字,我想到布谷鳥在山谷里洗澡.
生3:看到"浴"字,我想到小稻谷需要澆水才能長好.
師:你們記住"浴"字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想象力,相信一定記住了這個字.大家看看"舒"字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舒服"這個詞是指人感覺很好的意思.
師:哦!那大家讀讀這個詞體會體會.
(生讀"舒服".)
師:好像沒怎么體會到嘛!再讀一遍.
(生再讀"舒服".)
師:有一點兒了,再來!
(生再次讀"舒服".)
師:嗯,更舒服了!不過,剛才大家只是通過變化讀的聲音高低來表達.文中的人們在淺水灣的沙灘上是因為什么覺得"舒服"呢 認真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結合自己體會最深的詞語,句子來談.
(生讀第二自然段)
四.談理解.
生1:我覺得"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讓人舒服.因為那些被太陽曬得暖乎乎的沙子踩上去非常舒服.
師:你怎么知道那里的沙子是被太陽曬得暖乎乎的
生1:因為那里陽光和煦,指的就是陽光很充足,很暖和.
師:你很會讀書,知道聯(lián)系前后的語句體會意思.
生2:作者在沙灘上走著一定覺得很舒服,因為他是在漫步."漫步"指悠閑地走著.
師:"漫步"還可以怎么說
生3:"漫步"還可以說是在無憂無慮地,心情很放松地散步.
生4:我覺得作者在沙灘上是悠閑自得地在走著.
師:你們說的都很準確.誰愿意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
生5:我想人們傾聽浪濤拍岸的聲音,一定很舒服.因為浪濤涌上岸來,拍打著岸邊的巖石,發(fā)出巨大的聲音,讓人聽起來覺得很有氣勢.
生6:我覺得李夢琪說得不恰當.這里的浪不會發(fā)出巨大的聲響,因為這里"浪平沙細".就是說浪很小,沙灘上的沙也很細,發(fā)出的應該是"沙━━沙━━"的聲響,很動聽.
【點評:生6能做到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課文,是她在課堂上善于捕
捉信息的能力體現(xiàn),同時也是對我們的點醒:教師在課堂上既要注意評價的時機,更要注重評價的功效.老師曾表揚生1"你很會讀書,知道聯(lián)系前后的語句體會意思."這是對生1的肯定與鼓勵,這也是對其他學生的要求與希望.】
生7:我同意梁妍說的.我想那聲音聽起來一定像優(yōu)美的鋼琴曲.
師:哦!浪濤拍岸的聲音在你聽來,竟覺是優(yōu)美音樂,你真會享受生活!
生7:老師,我想通過朗讀再來體會這句話.
師:可以.
(生讀這句話.)
生8:我覺得"沐浴著輕柔的海風",會讓人覺得舒服.因為海風輕輕地吹在人
臉上,就像媽媽的手在撫摸著,會覺得很舒服.
生9:我覺得那種感覺可以用"陶醉"來形容!
生10:人被清新,柔和的海風包裹,像熱乎乎的水浸著我們的身體一樣,就像在沐浴一樣覺得舒服.
師:說的好極了!你們看海風也可"沐浴".
生11:我還覺得海風會吹去人們身上的灰塵和疲勞,讓人舒服.
師:為什么
生11:因為書上說"每逢節(jié)假日,人們就結伴來到這里".說明人們已經(jīng)工作,勞累了一個星期了,到這里來放松,休閑.
【點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用這種自主的方式進行學習,是建立在有了一
定類似學習基礎和體驗的前提之上的.這樣可以擯棄部分繁瑣的問答過程,節(jié)省教學時間,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無形中便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責任心.久而久之,學習效果也將得到提升.】
師:你讀書時很會動腦筋.
同學們,人們來到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會覺得━━
生齊:舒服!
師:沐浴著輕柔的海風,會覺得━━
生齊:舒服!
師: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音,會覺得━━
生齊:舒服!
師:三種舒服加在一塊,那真是━━
生齊:舒服極了!
師:請大家?guī)е鴦偛诺睦斫?有感情朗讀這段課問,體會在這沙灘上的感覺.
(生練讀體會.)
(配樂指名感情朗讀,其他同學看圖欣賞.)
(全體有感情齊讀.)
五.激想象.
師:老師總覺得漫步沙灘,沐浴海風,傾聽聲音是大人們來到淺水灣的做法.如果你來到這里,會干什么
生1:我會立刻沖進大海的懷抱,去游泳,嬉水.
生2:我會在沙灘上無拘無束地奔跑,和小朋友追逐,嬉鬧.
生3:我會躺在細細的沙子上,讓和煦的陽光照在我身上,享受那種溫暖而舒服的感覺.
師:陽光照在身上,給你感覺溫暖而舒服,也可用我們剛學過的一個詞.
生3:叫"沐浴".也叫日光浴.
生4:我會在沙灘上挖一坑,躺進去,用沙子將身體蓋住,留一個腦袋在外面,看在我眼前來往的人們.
師:有點調皮,不過會讓人覺得很可愛.
生5:我會用手指在沙灘畫畫,畫魚,海龜,海水沖上來,把畫抹平,也好像把我畫的魚,海龜一起帶到大海.
師:很富有詩意和童話的色彩.
……
師:同學們,我發(fā)現(xiàn)你們在沙灘上的行為好像更有意思.下面,就請大家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讓大家來分享你在沙灘上的快樂與舒服.
【點評:想象的空間屬于孩子.在深入理解,體會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還
想象于孩子,并非脫離文本的軌跡.相反,這樣能更好地升華學生對此情其景的感與悟,能讓學生從多角度去欣賞這里的沙灘,從多角色去感受這里的舒服!】
六.練寫話.
學生練筆.
東方之珠教學實錄 篇2
一、導入:
講課前老師請你們聽一首歌,播放《東方之珠》。
聽過這支歌嗎?(板書:東方之珠)
歌中的東方之珠指的是哪?(板書:香港)為什么把香港比作“東方之珠”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香港走一走,看一看。準備好,我們乘坐的飛機就要起飛了!(看課件:飛機起飛的影片)
二、初讀課文:
師:利用在飛機上的這段時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手中這張旅行手冊(語文書第37頁)
師:輕聲讀一讀,看書中分幾個自然段介紹的香港?主要介紹了香港的哪些地方?你最想到哪個地方看一看?
生:課文介紹了香港的淺水灣、海洋劇場、銅鑼灣。我最想去淺水灣看看。
生:我最想去海洋劇場看看。
生:我最想去銅鑼灣看看。
師:看,香港已經(jīng)到達了,我們要開始一天的旅行了!(播放飛機降落的影片)
三、新授課
1小組學習
師:為了讓大家這次旅行愉快,咱們今天以“自助游”的形式進行旅游觀光。以小組為單位,你們自己來設計旅游路線。
生利用計算機中的課件自學,自主選擇觀看淺水灣、海洋劇場、銅鑼灣的影片
(出示課件)有幾個要求請同學們記住。
師指名讀要求:1先輕聲讀一讀旅游手冊,不認識的字查字典;2再選擇影片去“觀賞地”走一走、看一看;3互相談談體會:說說你最喜歡哪?為什么?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開始分組學習
2匯報學習成果
師:集合!玩得怎么樣?學生很興奮。
師:剛才你們都去哪了,你最喜歡哪個地方?談談你的感受或給我們有感情的朗讀一下旅游手冊。指名回答
擴充與淺水灣、海洋劇場、銅鑼灣有關的課外資料。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現(xiàn)在天色已晚,我們也該乘飛機回北京了!但是,我們還有一個景觀是不能錯過的,那就是香港的夜景!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在飛機上觀賞一下香港那迷人的夜景!(看課件)
師:香港的夜景美嗎?手冊上怎么寫的?快讀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段。
師:坐在飛機上俯視著香港美麗的夜晚,你想對香港說什么?
師指名回答
再一次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你對香港的喜愛之情。
師:結束了一天的旅行,你們知道為什么把香港比作“東方之珠”嗎?
4小結: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香港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和美麗的夜景。它是旅游者的樂園、購物者的的天堂,香港不愧為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課題。
師生:“東方之珠”!
四、擴展
師:你們最喜歡哪個地方?談談感受或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的自然段。
生甲:我最喜歡銅鑼灣。因為那里的商品琳瑯滿目,各種各樣,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我很喜歡逛街,所以我最喜歡銅鑼灣。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生乙:我也喜歡銅鑼灣。那里給人的感覺很繁華,商店很多,商品也多,人流如潮,難怪人們稱香港是購物者的天堂。
生丙:我找到了一張銅鑼灣建筑物的照片,(用實物投影展示)從圖上可以看出來那里的樓房很多,挨的也很近。
生丁:(迫不及待的說)我媽媽去過香港,她告訴我那里住在對面兩棟樓房里的人伸出手都可以碰到。學聲們很驚訝!師:對香港地方很小,建筑物很密集。書中有一個詞就能說明香港的這一特點,你們知道嗎?生:鱗次櫛比!
師: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銅鑼灣的繁華讀出來嗎?
學生有語氣的朗讀。
東方之珠教學實錄 篇3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東方之珠),大家讀兩遍!(生讀)題目中的“東方”是方向;“之”在這里是“的”的意思。這個題目還有個引號(補上引號和題號)。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要問的呢?
生①:東方之珠指哪里?生②:東方之珠是什么?生③:東方之珠好玩嗎?生④:東方之珠為什么加引號?……
師:真懂得提問! 請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注意:①把課文讀正確。②動筆畫出生字詞。聽清楚了嗎?各人讀各人的,開始讀。(教師巡視,個別指點。)
師:(大約讀6分鐘后)能讀了嗎?(學生紛紛舉手)好!現(xiàn)在老師請5個同學讀課文前面的五個自然段。其他同學一邊認真聽,一邊跟著小聲讀。
生①:(朗讀第一段)。
師:不錯,讀得正確。(舉卡片:繁華、街市)請你再讀讀。(該生讀)大家讀!
生②:(朗讀第二段)。
師:你的朗讀很響亮,基本讀準了這段話。這段話生字詞很多,請再讀!(卡片:和煦、淺水灣、沐浴、傾聽、舒服)。
生③:(朗讀第三段)。
師:你讀得很正確。如果聲音再響亮一點就更好了。大家讀!(卡片:舉世聞名、劇場、聚集、觀賞、精彩)。
生④:(朗讀第四段)。
師:這段很不好讀,特別是生字生詞多,但你讀下來了,了不起!我們再讀讀這些詞語(卡片:銅鑼灣、鬧市、摩天大廈、鱗次櫛比、商店、琳瑯滿目、人流如潮)大家再把這第四段讀一讀。(生齊讀)
生⑤:(朗讀第五段)。
師:聲音清楚響亮!可惜讀錯了兩個詞,請你再讀一讀!(生再讀)請大家再讀這幾個詞語(卡片:夜晚、閃耀、一串串)。
師:最后一段大家讀。(生齊讀)現(xiàn)在我們再讀兩遍這些詞語(屏幕出示三類詞語:一類是要求書寫的,一類是要求認識的,一類是要求讀讀造句的)。
師:課文讀兩遍了,生字詞也讀四遍了,而且都畫上記號。現(xiàn)在我們再認真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先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①東方之珠指哪里?②東方之珠是什么?③東方之珠好玩嗎?④東方之珠為什么加引號?……
(評:這里注意到兩點:①“讀正確”是初讀感知階段的基本任務。中低年級學生讀一遍,無法把課文讀正確。讀不正確,無法感知課文講什么。在這個階段耐心指導學生多讀幾遍,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樹立“不會讀書不開講”的思想。②感知階段的朗讀,教師直接評價,針對性強,實事求是,有效果。如果老是學生評價,評不到點子上,且浪費時間。)
師:讀三遍課文了,誰知道“東方之珠”指哪里呀?
生:東方之珠指的是香港。
師:你從哪句話中知道,請讀一讀。
生: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師:你讀書很細心,連躲在課文最后的句子也揪出來了。大家一起讀!(生齊讀)請品一品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屏幕出示)。注意!不要急著回答,先朗讀幾遍。
①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②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生:第二句少了個“真”字。
師:你有所發(fā)現(xiàn)了。
生:味道好像有點不同。
師:你有點感覺了。
生:讀著語氣好像有點不同。
師:收獲還不小呢!請再讀讀,會有更深的體會。
生:“香港,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比較平常,只說香港是什么。“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有驚嘆的意味,有贊美的語氣。
師:了不起!讀書就應該這樣,讀出味道!這兩句話的區(qū)別只在一個“真”字。“真”在這里是“的的確確”的意思。有了這個“真”字,就含有驚嘆的意味,就要讀出贊美的語氣,大家一起讀。(生讀)
(評:教學某個點,不是以淺層的問答來完成,而是以學生的讀書來理解感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朗讀。此外用比較的方法引導理解,教師并沒有急著要學生回答,而是讓學生多讀多揣摩。有了這個過程,學生就有比較深入的感悟了。)
師:請欣賞(屏幕出示香港全圖),這就是香港。(學生欣賞,贊嘆)“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里為什么用引號呢?
生:用引號起強調作用,突出香港的華美和重要地位。
生:“東方之珠”是引用的,有部電視劇叫“東方之珠”,有一首歌也叫“東方之珠”。
生:因為“東方之珠”是比喻的說法,香港并不是真的明珠。
師:不錯!這里的引號既顯示比喻的意義,又有強調作用。“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這個句子寫在課文末尾,把上面講的內容都總結進去了,像這樣從總體上寫香港的句子還有嗎?誰在閱讀中注意了?
生: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那里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
師:對!這句話也是從總體上講香港的。誰愿意朗讀?(生朗讀)一起讀兩遍!(齊讀)為什么說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呢?同學們請看(屏幕出示中國地形圖)香港在我國南方珠江口東側,就在這里。它就像一個向南開啟的大門,南面是遼闊的大海,有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邊是西沙群島,還有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家;東面是東沙群島、中國臺灣島,還有菲律賓、馬尼拉等國家。所以說他是通向世界的南大門。請大家一起朗讀。
師:香港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你們看,(出示課件)這是迷人的沙灘,這是著名的公園,這是繁華的街市。誰愿意讀這一段?(生讀)大家一起朗讀。(朗讀)現(xiàn)在我們把開頭段和結尾段連起讀一讀(朗讀開頭和結尾段)。
師:“繁華”和“街市”都是生詞,“街市”就是城市里面商店市場集中的地區(qū)。課文哪個段落具體寫香港的繁華街市?自己找一找,認真讀一讀。(學生自讀)
生:在第四自然段。銅鑼灣是全港三大鬧市口之一。
師:(出示:銅鑼灣、鬧市)請讀!
師:同學們都找到這段了嗎?大家認真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你從那些詞語中感受到香港銅羅灣的繁華。(學生自讀3分鐘)
師:這段話最不好讀,誰來讀啊!(學生紛紛舉手,教師抽一個學生讀)你很勇敢,不但讀得正確,而且讀得流利!哪些詞語讓你覺得銅鑼灣“繁華”呢?(生:摩天大廈、鱗次櫛比、琳瑯滿目、人流如潮)
師:(舉卡片)大家讀讀這些詞語,要讀正確(生自讀)。什么樣的高樓叫“摩天大廈”?
生:“摩天大廈”就是很高的建筑物。
師:“摩”在這里是接近的意思。“摩天”就是接近天那么高。請問,我們寧德的東方國際大廈哪個同學去過?(一個學生說去過)它多高啊?(20多層),高嗎?你們猜猜,香港的摩天大廈多高?(生紛紛猜測)
師:老師告訴你們,1993年建成的“香港中環(huán)廣場大廈”,共78層,高374米,排在世界前10名。2003年修建竣工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共88層,高415.8米,占地20幾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6。現(xiàn)在,地鐵公司計劃修建一座102層,580米高的“商業(yè)大廈”。這座大廈將成為世界第一的……(舉卡片:摩天大廈)。你說高嗎?值得自豪嗎?香港的摩天大廈是不是只有一座兩座呢?
(評:“摩天大廈”是個抽象詞語,讓學生聯(lián)系身邊熟悉的建筑物進行比較,是聯(lián)系生活感悟語言。有了這個“生活”的參照,詞語所表達的事物的表象就清晰可見了。再有,課外教學資料的引進隨著教學的推進有機介紹,為理解感悟語言服務。)
生:不是的,是鱗次櫛比。
師:誰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鱗次櫛比”就是很多很多。
生:“鱗次櫛比”就是一座挨著一座。
師:“鱗”就是魚鱗;“櫛”是梳子,有一整排的“牙齒”。這里是說香港的摩天大廈就像魚鱗一樣一片挨著一片,像梳子的“牙齒”一樣密密麻麻排列著,多嗎?(多)請讀!(舉卡片:摩天大廈、鱗次櫛比。)
(評:“鱗次櫛比”是生詞,用兩種方法引導理解;一是抓重點詞素“鱗”和“櫛”;二是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詞語的意義。現(xiàn)在的教學,不管學生是否理解,教師都基本不講,怕違反教學新理念,這種認識錯誤。)
師:樓多,只是香港繁華的一個方面。還有什么多,請讀!
生:商店里的各種商品琳瑯滿目。
師:(舉卡片:商店、琳瑯滿目)讀!這里是說商品多,為什么不說“商店里的各種商品應有盡有”,“應有盡有”不是也寫多嗎?
生:“應有盡有”只是反映商品多,但反映不出商品好。
生:“琳瑯滿目”中的“琳瑯”原指美玉,比喻物品華貴。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了字典。
師:(豎起大拇指)這是非常好的學習習慣,自覺使用工具書!老師喜歡像你這樣的孩子!“琳瑯滿目”不但說商品多,還說商品好。你們說繁華不繁華?(繁華)讀!(生讀)
師:這是二多。三多呢,請讀!(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師:(舉卡片:人流如潮)街道上的人怎么會“流”呀?
生:是說街道上的人實在太多了,來來往往,好像永不停息的流水一樣。
生: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很多,好像大海中的潮水一樣。
師:漲潮的時候你們看見過嗎?你閉著眼睛想想潮水到來時的情景,再想想人流熱潮的街道。(學生閉著眼睛想象)
(評:不同的詞語宜用不同的方法引導感悟:用引進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琳瑯滿目”的確定意義,用聯(lián)系生活和想象結合的方法引導理解“人流如潮”比喻意義,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就具體可感。)
師:這是寫人多。大家把這“三多”讀好!
生:摩天大廈鱗次櫛比,商店里的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師:這“三多”除了用“繁華”這個詞語來形容外,還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這個字就在第一句中,是……
生:“鬧市”的“鬧”。
師:真聰明!(舉卡片:鬧市)讀!樓多,商品多,人多,就是鬧市。請讀!(生讀:銅羅灣是全港三大鬧市口之一)誰愿意讀這段話。(抽生讀。再齊讀)。
師:這段講的是香港銅羅灣白天的繁華景象,那么香港夜晚(卡片:夜晚)的情景又怎么樣呢,誰來朗讀第五段?(第五段教學,略)
師:大家自己朗讀第一、第四、第五和第六自然段,不但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感情。有信心嗎?先練一練(學生練讀)。能讀出感情的,自己站起來讀好嗎?(全部學生舉手,教師抽兩個中等生分別讀第四和第五段)讀得不錯,停頓正確,速度適中,輕重有度。這四個自然段都能背誦的請舉手。(三分之一的學生會背誦)厲害!你們先放在心里再背一背,然后描紅生字。能背誦第一段和第六段的請舉手(所有學生舉手)很好!第四段第五段會背誦的請舉手(三分之一舉手)。這兩段不怎么會背的同學自己試著背一背,哪里卡住了,看一看課文再背。這樣反復幾次,你一定就會背誦了(學生練背……)。如果還不會背誦,請看屏幕(屏幕出示第四段、第五段:先抽掉兩三個重點詞背一背;再抽掉四五個重點詞語背一背……)
(評:讀的層次分明:初讀感知階段,要求讀正確、讀流利;理解感悟階段,要求讀流利、讀出感情;感悟之后的表現(xiàn)書面語言意義階段,要求有感情朗讀。這里是表現(xiàn)書面語言的階段,要求有感情朗讀,定位正確。背誦指導有層次:①確定對象。通過感知階段的讀、理解感悟階段的讀,哪些學生全會背,哪些學生部分會背,摸清情況,指導有針對性。②確定重點。在四個自然段中,哪幾個自然段有多少學生不會背誦,就指導這些學生背誦這幾個段落,這樣指導的重點就突出。③教給背誦的方法。“試著背一背,哪里卡住了,看一看再背。這樣反復幾次,你一定就會背誦了。”這是最樸素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先抽掉兩三個重點詞背一背;再抽掉四五個重點詞語背一背”這是“登樓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