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星辰實驗學校 周偉華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有取得最終勝利的道理。
3、有感情地講述這個成語故事。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成語故事-——《臥薪嘗膽》。(讀題)
2、“臥薪”是什么意思?“嘗膽”是什么意思?
3、過渡:越王勾踐貴為一國之君,不享受榮華富貴,卻每天睡柴草、嘗苦膽,這是為什么呢?周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穿越時空,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烽煙四起的古戰場上去看一看。
(二)學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指名朗讀課文1—4自然段。
2、學習第一段。
快速自讀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強大起來,成為霸主。
3、學習第二段。
(1)兩國國君都有稱霸的決心,所以發生了會稽之戰,越國慘敗,越王勾踐和幾千殘兵敗將被圍困在會稽,這時勾踐作出一個什么決定?
(2)理解“萬般無奈”的含義,并指導學生讀好這種心情。
(3)為了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勾踐向吳王求和,為了不讓吳王起疑,甘愿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為奴。但他報仇雪很的心思并沒有瞞得過吳國的謀臣們,他們紛紛——(引讀第二段)
4、學習第三段。
(1)勾踐夫婦在吳國過的什么日子呢?輕讀第三段,用筆畫出描寫他們生活的句子,讀一讀。
(2)完成填空:
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_____________ ,住進了___________ ,給吳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受盡了屈辱。
(3)根據收集的資料,描述勾踐夫婦還受了什么苦,什么恥辱?講完后用四個字概括填在橫線上。
完成填空:
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_____________ ,住進了___________ ,給吳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盡了屈辱。
5、學習第四段。
(1)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回國后他是怎樣生活的呢?看圖說話。
(2)你們看勾踐的表情,想一想,每次嘗苦膽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3)勾踐是怎么做的呢?有感情地讀課文。
(4)你還知道勾踐做了那些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6、正因為勾踐有堅定的報仇決心和行動,所以——(引讀第五段)
(三)、講故事。
提示:1、熟讀課文;
2、加入適當的語言、表情、動作和收集的小資料,可以讓你的故事更吸引人。
(四)、課后作業 。
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父母或周圍的朋友聽。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具準備:電腦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練習四中讀讀背背的成語:
忍辱負重 以屈求伸 發奮圖強 救亡圖存 臥薪嘗膽 催人奮進 羽翼豐滿 報仇雪恨
請人背。
過渡:這些詞語和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有聯系的。讀課題12 臥薪嘗膽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落:
課文里哪段介紹“臥薪嘗膽”這個詞語的意思?(回答后出示課件)請畫出寫“臥薪嘗膽”的句子,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嘗一嘗它的苦味。)
(1)指名讀句子。再指名讀。齊讀。
(2)從句子中找出能分別解釋“臥薪嘗膽”這四個字的詞語。(回答后出示課件)
(臥:睡;薪:柴草;嘗:嘗嘗;膽;苦膽)
(3)、誰臥薪嘗膽?(板書:越王勾踐)勾踐是越國的大王,他要吃什么山珍海味沒有,要享受什么榮華富貴沒有,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請大家邊讀邊從第四自然段中找出答案。(出示課件)
(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a、 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白天”、“晚上”、“每頓飯前”)
(4)齊讀第四段。
(5)老師還找到可以表現此段大意的成語。(除“臥薪嘗膽”之外)發奮圖強
過渡:越王“要報什么仇呢”“兵敗會稽的恥辱”是怎么一回事情?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1、大家知道在秦始皇之前中國是分成很多小國,各個小國家的國君,只能稱為“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當中除了寫了越王勾踐(師板書:勾踐)還有一個是誰?(師板書:吳王夫差)注意夫的讀音“fú”。
2、課文中主要講了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兩個人之間的事。他們二人原來是什么關系呢?拿起書,我請兩個同學分別讀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請你邊聽邊想,他們原來是什么關系,后來又是什么關系。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指名讀第一段第二段
3、現在來回答,他們兩個人原來什么關系?后來什么關系?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1)原來是仇敵關系。“征服”。
(2)后來是主仆關系
師:原來是對等的、平等的仇敵,后來變成了主仆關系。看來我們同學讀書非常認真,而且很會思考。以后讀到人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之間關系的變化。
(3)什么樣的人是奴仆?
師: “奴”字,它左邊是女,在古代,女子是沒有地位的,不受人尊重的,這個字的右邊是“又”,就像一只手,說明這個女子很勞累,整日不歇。再看“仆”這個字,左邊就像一個人彎著身子,好象匍匐在主人的身邊,聽候主人的命令。他們是沒有任何尊嚴的,沒有地位的。他們沒有安全保障。受盡了各種各樣的磨難。稍有反抗,稍有不順從,就要被殺頭。所以,他們所受到的是一種恥辱屈辱
4、勾踐是越國的大王,他卻去當吳王夫差的奴仆,究竟他是為了什么,想一想身為大王的他當奴仆是什么樣的心情?
(1)萬般無奈
(2)真的沒有別的方法嗎?他敗了可以以死謝罪啊。他能嗎?
他求和去當奴仆,是為了將來報仇雪恨。
(3)師:同學們,越王勾踐萬般無奈,為了自己國家將來能夠振興,他只好委曲求全。那吳王不怕他東山再起嗎?
生:很驕傲,不聽大臣的意見。
(4)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要注意“只好”、“無奈”這兩個詞。 (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段
1、師:越王到了吳國之后受到什么屈辱、恥辱呢?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越王受辱的句子。邊讀邊拿他們當奴仆時的生活和兵敗前的生活作比較,體會越王的心情。
2、畫出越王夫婦受了哪些苦,并講一講他們當了夫差的奴仆,大家會怎樣待他?除了這些,他們還會受那些苦?(住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
理解舂米推磨從而體會勾踐受的苦。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事呢!在我們的課文當中作者沒有寫,曾經有一次,吳王生病了……吳王讓越王通過嘗他拉的大便。判斷吳王得的是什么病。你看,這樣的日子叫什么?叫欺辱。國王外出要上馬,誰當凳子? 生:吳王還讓越王給他牽馬。
…………
師:對,這就叫“受盡屈辱”。(板書:受盡屈辱)在我們的教材中很多沒有寫出來,真是一言難盡,說也說不完。
3、 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 比較句子
(出示)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他們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如果是“才干了三年”就說明時間很短, “整整干了三年”就是說他一年都已經受夠了,何況三年呢!
師:“整整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度日如年,都是非常痛苦的,“才干了三年就回到自己的國家”是說每一天都過得快樂、輕松,或者幸福。所以我們在讀課文時要體會這個“才”字。
4、下面讀一讀第三自然段,體會越王勾踐在吳國所過的非人的日子,所受的痛苦和磨難。這一次,我不但要聽你的聲音,還要看你的表情。我發現,有些同學讀這篇課文時把自己當成局外人,既不是吳王,又不是勾踐,現在你把自己當成誰來讀? 生:當成勾踐。
師:這三年他熬下來了,再大的屈辱他都忍下來了,他是忍辱負重,(板書:忍辱負重)
(四)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勾踐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受盡了屈辱,他還能做到“忍”。三年過去了,他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又可以做自己的國君了,按理說,他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過國王的生活。但是勾踐回國以后卻臥薪嘗膽)
2、是不是晚上臥在柴草上,每頓飯嘗嘗苦膽的味道就叫做“臥薪嘗膽”呢?
師:對,為了自己的國家的強盛,他要下田耕種,可能還要舂米推磨,因為這是為自己報仇雪恨做的準備。讓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他寧愿做那些苦活。
生:哦,越王每天下田耕種時他都會想起自己在吳國的恥辱,就會奮發向上。
師:這叫發憤圖強(師板書:發憤圖強),他要使自己的國家強盛起來。
如果干了一天、兩天,叫不叫臥薪嘗膽?這里面還要有那種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
師:20多年,持之以恒。(師板書:持之以恒)臥薪嘗膽是長期的,不是一天兩天,這樣才叫真正的臥薪嘗膽。
3、臥薪嘗膽的結果是什么呢?(師板書:轉弱為強、轉敗為勝)
師:同學們,20年前,越王勾踐在會稽一戰中打了敗仗,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去吳國當奴仆,受盡屈辱,整整三年,他忍辱負重,回國以后,他臥薪嘗膽,最后使自己的國家轉弱為強,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課文,學了一個歷史故事,課題叫——
4、師: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
5、師:我們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不但小孩子需要,成年人也需要,為自己將來的發展也需要,我們祖國的強大也要臥薪嘗膽,人人都需要,我們時時都要臥薪嘗膽。好的,古人將這種精神流傳下來,寫了這幅對聯,我把它寫下來。寫完了,我看哪位同學記性好,能背下來。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關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師:上聯是一個歷史故事,是“臥薪嘗膽”,下聯也是一個歷史故事,是“破釜沉舟”,下聯的意思你們懂嗎?
6、老師有個建議,回去之后查一下有關資料,或者請教你的老師、父母,如果同學們采納老師的建議我會很高興……剛才我說的話中有一個詞一連說了三遍,哪個同學聽出來了。(“建議”)
師:(師板書:建議)建議的“議”怎么寫?言字旁,建議建議,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叫建議。還有個詞,叫(師板書:意見)意見。意見的“意”是把話放在心里,不說出來,所以是“心”字底,同學們,你們對老師有什么建議嗎?
作業:
1、用建議造句。
2、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板書:
12 臥薪嘗膽
兵敗會稽
忍辱負重
臥薪嘗膽
轉弱為強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要求:
1 、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歷史故事——臥薪嘗膽。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課文第一自然段) 板書:越國 吳國
二、課文講讀:
1、經過一次戰役,吳越兩國勢均力敵的情況被打破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是哪一次戰役,這次戰役的結果是怎樣?
2、越王戰敗后,他是怎樣做的?
3、他為什么會這么做?他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別無他法?
請大家讀一讀,讀出越王的萬般無奈,只好求和!
4、對于越王的求和。吳國上下有何反應?(分別說說)
5、謀臣們是什么意見,這里的后患是指什么?
6、但是吳王是怎么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吳王具有怎樣的性格?
請同學們把吳王的驕傲讀出來!
(練一練)“建議”詞義分辨及造句。
建議:
⑴ 提出主張或意見,作動詞用。
⑵ 提出的主張或意見,作名詞用。
造句:
中隊會上,隊長李紅建議_____。
_______建議_______。
_______的建議______。
7、會稽一戰后,得勝的吳王答應了戰敗的越王的請求,同意讓越王做自己的奴仆,請同學們思考,當作為戰敗國國王的勾踐及其夫人來到吳國當奴仆,他們會受到哪些屈辱呢?同桌討論,劃出相關的語句。(穿、住、做、吃)自由朗讀,體會越王在吳國受盡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覺。
8、當越王勾踐回國以后,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讀一讀)
9、他具體是怎么做的呢?(白天、晚上、飯前)
10、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越王勾踐回國后做了哪些事來提醒自己不忘報仇雪恨,結合圖與課文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11、回國后的勾踐作為國君,他沒有過這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臥薪嘗膽”的過生活,那是因為他“不忘”報仇雪恨,“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從兩個“不忘”中可以看出這種仇恨、恥辱是如此的刻骨銘心。
誰能讀出這種仇恨之情?
12、因為勾踐不忘仇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引讀。而“終于”一詞也正說明他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他是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才獲得成功的。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3、你讀懂了什么?從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勾踐是個什么樣的人?
14、誰能復述一下這個故事呢?
15、后來有這個歷史故事而形成了一條成語“臥薪嘗膽”意思是什么?所以現在經常把“臥薪嘗膽”稱之為成語故事!
16、課后作業:練一練:
① 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② 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的小故事,課后交流。
板書: 臥薪嘗膽
(起因) 戰敗求和
——————→
受盡屈辱
↓
(經過) 越王 臥薪嘗膽 吳王
↓
轉弱為強
(結果) 滅掉
——————→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 過程與方法: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 1. 同學們,手指圖,問兵器,指什么?引出王
板書“王”,你認為怎樣的人是王?
錦衣玉食,綾蘿綢緞,威風凜凜。本文要講的是兩個王之間的事,他們是(吳 越王,分別介紹)除了生活上的奢華,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王還有什么事要做?
2. 讀課文第一小節(吞并,強大)原來王不僅生活奢華,而且還肩負重任,為什么一定要吞并?(王國,恥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王在其中的作用真是舉足輕重,看來王還真是位高權重,肩負重命啊(板書重)
兩個王代表兩個國家,他們的關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這緊張的關系讀出來(第一節)
本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
2、出示生詞:領讀、指名讀、齊讀。(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 表示
萬般無奈 奴仆 謀臣 免除后患 滅掉 建議 會稽 驕傲
舂米 屈辱 恥辱 轉弱為強)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臥薪嘗膽》中有兩個“王”,一個是?吳王夫差
(fúchāi)。(板書:夫差。)這個字(夫)在作姓名的時候,要讀“fú”,不讀“fū”。而“夫人、夫婦”這寫詞語中的“夫”字就讀作“fū”。一起用心讀兩遍。另一個是?(越王勾踐)(板書:勾踐。邊寫“勾”字邊指導學生書空,提示“勾”字里邊筆畫的寫法。)
4、課文那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這個?來,拿起書,齊讀第一自然段。
5、過度:吳王和越王原來是什么關系?后來又成了什么關系?請你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注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
三、學習第二段。
1、誰從課文中發現了他們的關系變化?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原來是敵人。
你很會讀書!注意了課文中關鍵的語句。
2、后來,越王勾踐就到吳國當奴仆,成了吳王夫差的奴仆。
3、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會稽一戰)讀準會稽一詞。“會”字在這里讀作“kuài”。會稽現在我國浙江省紹興一帶,是當時越國的國都。
4、越王是自愿當奴仆的嗎?有理由嗎?就是嗎,有哪個國君不想做主人,倒想當奴仆的?這里的“萬般無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無奈的。指導朗讀句子。
5、 “奴仆”見過嗎?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在我們新中國,人與人是平等的,所以沒有“奴”。這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頭上戴了一個“羊”的標志,表示這是一個戰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邊還要插上幾根尾毛,讓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會覺得怎么樣?
(板書:恥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歸類,并引導學生齊讀。)
不僅這樣羞辱他,而且還要他整天干重活!這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樣的人就是“奴仆”!
6、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他們又會遭到怎樣的磨難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三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誰愿意來讀一讀勾踐夫婦在吳國當奴仆的內容?指名讀。
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mó),受盡了屈辱。……
師:(板書:舂米推磨)這個字(磨)在這里讀“mò”。(生齊讀詞語)“磨”見過嗎?大磨盤需要幾個人配合才能工作。一個人負責舀米,一個人或幾個人負責推磨盤。(做推磨盤的樣子、動作)干這個活很累,又很單調,所以一般就讓驢來拉。可是驢也不愿意,人們就用一塊黑布蒙住驢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這樣的活,吳王讓誰干? 勾踐夫婦。
師:這就是“屈辱之事”!“舂米”呢?(板畫:舂米。)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注意寫法。一只手拿著一個木杵,在石臼里搗稻谷,搗成米。
2、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
師: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難盡那!但勾踐硬是“熬”過來了,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忍辱負重)讀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養馬駕車、舂米推磨這些事對于一般的百姓來說,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3、為什么對于勾踐來說就是“屈辱之事”?“王”以“國”為榮,“國”以“王”為榮。
4、勾踐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5、這句話假如這么說,“勾踐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怎么樣?這個“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義就不同了。讀書時要注意這個“才”字。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話?
6、三年后,勾踐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
師:(插話)這就叫“臥薪”。
生: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插話)這就叫“嘗膽”。
7、現在誰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如果勾踐僅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先嘗嘗苦膽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師:這就叫“發奮圖強”!(板書:發奮圖強)如果勾踐僅僅堅持了幾天,或者幾個月。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課文中講勾踐“臥薪嘗膽”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8、引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這就叫“堅持不懈”!現在你理解“臥薪嘗膽”的含義了嗎?
生:“臥薪嘗膽”表示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師: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齊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勾踐需要臥薪嘗膽,我們要不要臥薪嘗膽?
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科學家臥薪嘗膽幾十年,終于將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了太空。你說,中國科學家有仇恨嗎?他們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下苦膽?
五、小結: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是: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的精神!(生齊讀)
1、古人將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蘊藏在這么一幅對聯里,老師把它寫下來,看誰能背下來?(板書: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2、誰能快速把他背下來。(讀背對聯)
3、你能理解對聯的意思嗎?老師有個建議,建議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關的歷史書,或者請教家長。如果同學們采納了老師的建議,我將感到非常高興。在剛才的話中,有個詞語老師一連說了三次,你聽出來了嗎?
4、“建議”的“議”和“意見”的“意”一樣嗎?(板書:建議、意見)你看,“意見”是心里對別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議”是把心理的話說出來了,所以有個“言”字旁。誰向老師提個建議?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1、寫出“臥薪嘗膽”的意思。
2、講講這個小故事。
3、讀背《拓展閱讀》《有志》。
課外資料:
吳國的失敗首先是自視為大國沒有把越過放在眼里,所以他沒有直接斬草除根,也是因為他被勾踐的表現迷惑和自己的自信放虎歸山;他自視強大得罪了周邊國家,失去了援助;為人多疑傷了勾踐的借刀殺人計,殺掉自己身邊不少謀臣;好色,失敗與美人計。等等。可以最終歸結在他居功自傲。
越國的勝利就是全國同心。勾踐臥薪嘗膽,大力發展生產,君臣民同心。善于聽取計策。他用高價買吳國的糧食使吳國經濟得到損失戰略補給不到位等。先后用苦肉計,借刀殺人,美人計,釜底抽薪等計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越國臣民的堅忍得到最終的成果。
千古一王》
史冊煌煌,千古一王,
吳越爭雄山河殤。
今朝奴,昔日王,
英雄謝幕長歌裂斷腸。
亂山深處望殘陽。
千古寓言,多少悲和淚,
壯士沉浮寫山河。
臥薪嘗膽問津路,
十年忍辱歲月長,
十年勵志青山變蒼涼。
千秋過客,英雄如雨,
只是故人夢短天長。
后人抒懷何時了,
難得古調嘆斜陽,
千古怨不過是酣醉一場
“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嘗糞問疾,臥薪嘗膽二十年!勾踐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跡!
他苦心勵志,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
臥薪嘗膽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志或許更有人類意義!
江濤:愚公移山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
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
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再沒有恨也沒有了痛
但愿人間處處都有愛的影蹤
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
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童聲:當寂寞在幽深的夜色中獨行)
(一絲火花的跳動就能擦亮光明)
(當無奈在冰冷的寒風中佇立)
(一雙暖手的相擁就會充滿感動)
當寂寞在幽深的夜色中獨行
一絲火花的跳動就能擦亮光明
當無奈在冰冷的寒風中佇立
一雙暖手的相擁就會充滿感動
讓真誠像火種照亮夜晚的星空
讓祝福像鮮花改變大地的心情
讓真誠像火種照亮夜晚的星空
讓祝福像鮮花改變大地的心情
當泥濘阻礙著深陷的腳步
跋涉中的堅硬就是泥濘雕塑的風景
當冰雪裹挾著跌倒的身影
雪絨花的圣潔就是心靈守候的表情
讓目光像春風將情感解凍
讓笑容像雨露讓歲月年輕
讓目光像春風將情感解凍
讓笑容像雨露讓歲月年輕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穿過黑夜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放飛夢想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穿過黑夜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放飛夢想我們與愛同行
與愛同行
與愛同行
大地灑滿陽光
灑滿陽光
李維-隱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飛過絕望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給我希望
我終於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
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我終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會有風就飛多遠吧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給我希望
隱形的翅膀讓夢恒久比天長
留一個愿望讓自己想像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頑抗
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
對這鋼琴說話別人在玩游戲
我卻在躲在家背abc
我說我要一架大大的飛機
我卻得到一只舊舊螺旋機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得這段話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
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心她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事都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得多摸摸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在你的未來音樂是你的王牌
那王牌談的戀愛
而我不想把你教壞
還是聽媽媽的話吧
晚年再戀愛吧
我知道你未來的路
干嘛比我更清楚
你因為太多學習的同學在這塊寫東寫西
但我建議最好聽媽媽我會用功讀書
用功讀書怎么會從我嘴巴說出
不想你輸所以要叫你用功讀書
媽媽挑給你的毛病你要好好的收著
因為不知道是我要告訴她我還留著
對了我會遇到我(周潤發?)
所以你對跟同學炫耀賭神未來是你爸爸
我找不到你寫的情書
你喜歡的要承認因為我會了解你會在操場上牽她
你會開始喜歡唱流行歌
因為張學友開始準備唱吻別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總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為什么我
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心她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事都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得多摸摸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臥薪嘗膽》說課稿
上課時間:2009年11月4日 上課人:李迎春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國歷史故事。課文敘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勝敗的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轉敗為勝;吳王夫差非常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課文著重寫勾踐命運的變化,由此我確定了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勾踐如何臥薪嘗膽,轉敗為勝。臥薪嘗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恨。
二、說教法
1、充分的朗讀。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于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在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越王勾踐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堅定決心。
2、合理的想象。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比如"想一想吳國的謀臣們會如何向吳王提建議,吳王又是怎么拒絕的,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再現了兩千多年前吳國朝廷的君臣對話,更深刻地理解了吳王的驕傲自大,對歷史人物加深了了解,也為后來吳國被越國滅掉作了充分的鋪墊,同時這種形式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激起了學習的興趣。但遺憾的是準備得不夠充分,有些學生無話可說,不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演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另外,表演的同學太少,應該有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這樣就能使表演不僅僅局限于那么幾個同學了,也能使表演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表演"了。這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不要為了"表演"而"表演",而要使表演成為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幫手,而不是"表演"本身。
3、臥薪嘗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為國家報仇雪恨。為了讓學生很好的理解這個成語的確切含義,我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每個字對應的意思,然后再讓學生完整地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這樣從字到詞的理解,符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
4、課外延伸和思考。摘抄蒲松齡的對聯。再讓學生拿起筆寫一寫自己學本課后的感想,并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怎樣向勾踐學習,怎樣吸取吳王的教訓。讓學生從文本中走出來,讓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走進學生的生活,這也許該是語文的最終目的吧。另外,我還讓學生換位思考:兩千多年前我們都是吳國的老百姓,你愿意越王這么做嗎?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二)導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描寫他臥薪嘗膽的呢?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2、誰愿意自告奮勇讀一讀?
3、出示: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是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讀讀,想一想: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臥薪”是什么意思?“嘗膽”懂嗎?那么,臥薪嘗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
4、勾踐是越國的大王,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他要奮發圖強(板書:奮發圖強)
5、幫助理解,指導朗讀
6、學生自由讀,比較,發言;教師點撥,歸納。
7、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書上把這幾個詞圈出來,朗讀時要特別注意。讀出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來!
(三)導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可是,越國的大王怎么會跑到吳國去受盡屈辱的呢?
2、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可以大聲朗讀,可以輕聲地讀,可以在心里默讀,還可以和同桌一起讀等等,待會兒告訴老師原因。
3、交流,板書:兵敗求和
4、越國打了敗仗,越國人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其它辦法嗎?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萬般無奈只好)
5、指導讀1、2句,讀出勾踐的萬般無奈。
6、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
7、指名讀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導讀出驕傲的語氣。導讀第三自然段
(四)導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踐夫婦在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
2、指名讀。
3、為什么這些對勾踐夫婦來說,是受盡了屈辱?
師:勾踐夫婦在越國穿的是____________,在吳國穿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卻還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練說,再說給大家聽。
4、對于勾踐夫婦來說,這些就叫——屈辱!而且,這屈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書:忍辱負重)
5、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就是勾踐,你在吳國受盡屈辱,度日如年,誰來讀?
6、這一節懂了嗎?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五)導讀第五自然段
過渡:勾踐臥薪嘗膽后換來了引讀第5自然段(板書:轉弱為強)
(六)小結
對學生提出希望,要想成為寫字高手就要每天練好每一個字。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七)課后作業:
1、摘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嘗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2、學習了《臥薪嘗膽》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下來。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作者:丁宏喜
一、教學要求 :
1 、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投影器
四、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 、認讀詞語:
夫差 夫人 差別 會稽 會議
2 、上一節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一 自然段。
3 、那么誰來告訴老師,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發生 的背景)。
二、繼續精讀:
過渡: 出示投影片,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圖上畫的是 ——(勾踐) 他正在干什么?(飯前坐在柴草上嘗苦膽) ,那么課文哪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臥薪嘗膽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1 、理解第四自然段
( 1 )、指名讀
( 2 )、出示:
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 3 )、齊讀,思考: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
“ 臥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 嘗膽”懂嗎?嘗苦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象嘗苦藥一樣)
板書:臥薪嘗膽
( 4 )、勾踐貴為越國一國之君,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 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
板書:報仇雪恨
( 5 )、輕聲讀這一自然段,思考: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說的?(第一句)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交流歸納: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為中心句,圍繞這一句分別從勾踐白天親 自耕種,晚上睡在柴草上,飯前先嘗苦膽這三個方面來寫他如何激勵自己 的。這樣的段落結構屬于總分結構。
這一段用了幾個“不忘”分別是——(指名讀)兩個不忘說明了什么?
(仇恨和恥辱刻骨銘心?強調勾踐不會忘記。)
( 6 )、指導朗讀:
勾踐時刻不忘記報仇雪恨,你能讀出來嗎?試試看?
2 、牽動理解 2 —— 3 自然段
激發思考:越王勾踐念念不忘的仇恨和恥辱是什么呢?
( 1 )、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給吳王當奴仆?
交流、 板書:兵敗求和
會稽一戰,越國士兵死傷無數,越國子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 其它辦法嗎?從哪些詞中可看出?(萬般無奈 只好)
指導朗讀: 讀出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求和的樣子。
對此,吳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
”后患“指什么?(越國再次強大,反攻吳國)吳王因為驕傲而沒有意識到 這一點。
指導朗讀: 讀出吳王驕傲得意的語氣的。
齊讀, 這一節懂了嗎?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給表達出來。
( 2 )、理解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勾踐夫婦來到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畫出有關的語句。
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頭房;
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 吃:粗茶淡飯(想象)
這些就叫——屈辱
板書:受盡屈辱
文中還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踐在吳國受盡了屈辱?
一方面,表現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現了受辱時間之長(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們整整過了三年)
指導朗讀 讀出受盡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覺。
3 、牽動理解第五自然段
( 1 )、討論在這段受盡屈辱的日子里,他會想些什么呢?(立志報仇雪恨)
( 2 )、過渡: 是啊,這些日子會讓公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回國 以 后,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引讀)— —轉 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 3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 、聽課文配樂朗讀
2 、從臥薪嘗膽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教師小結:
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立志報仇雪恨,終于轉敗為勝,滅掉吳國, 后來這個故事形成一條成語——臥薪嘗膽,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 家報仇雪恨。
四、練習:
寫習字冊
附板書:
20 、臥薪嘗膽
兵敗求和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報仇雪恨
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9
太倉市經貿小學 高楓
教學要求:
1、讀中感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有志者事竟成的品質。
2、創設情境,勸勸吳王,學習勾踐。
3、聽寫詞語,幫助復述,抓住重點,變序學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默寫詞語
1、勾踐報仇雪恨親自柴草苦膽嘗苦味提醒
2、檢查
師述:寫字不僅要寫得正確,還要寫得漂亮,學習語文更是如此,不光要寫會,更要學好,今天我們就來學好臥薪嘗膽好不好?(好)有志者,事竟成!
二、學文(第四自然段)
1、看著這些詞語,聽老師講故事,待會兒老師請你也來講講,看誰能更老師講得一模一樣(師講故事,放音樂)
2、練講一下,然后再指名講,要求:(1)講得正確(2)有感情
3、這就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讀好這一段,想想怎么分配最好?
4、指名小組讀,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這一段是總分結構的段落,這樣讀可以讀出段落結構來)
5、從哪里看出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引讀
他這么做不是故意折磨自己嗎?他想干什么?(板書:奮發圖強)
6、出示“雪”,理解“報仇雪恨”。快速朗讀法讀其余段落。
(默讀全文,思考)
(1)勾踐的恥辱是什么?(第三自然段)
a、穿粗布衣,住石頭房,養馬駕車,舂米推磨是十分自然的事,為什么對于勾踐夫婦來說,卻是受盡了恥辱?這不是他自找的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b、這屈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
指名讀,齊讀。(板書:忍辱負重兵敗求和)
c、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國王?(引讀課文)
d、他如此忍辱負重,如此奮發圖強,結果怎樣?
(2)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a、怎樣才能讀好,提提建議。
b、指導讀(二十多年,終于)
c、理解“奇”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還是吳王夫差(板書:轉弱為強)
d、吳國怎么會轉強為弱的呢?
出示:
______________建議______________滅掉越國
______________不聽大家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一演:群臣提建議:“啟奏吳王,……”
e、吳王怎么也沒想到,后患未除,竟讓他滅國了。這真是后患無窮!
f、想象越國的奇兵兵臨城下時,吳王會怎么想?你有什么話對吳王說?
三、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啟發?(聯系學習說一說)
2、齊讀全文。
3、說說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
4、夸夸越王勾踐。
板書設計:
兵敗求和
忍辱負重
26、臥薪嘗膽
奮發圖強
轉弱為強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讀”對于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已被我們很多老師所認可,將它放置在了語文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第一范文中,朗朗的讀書聲不僅是在訓練和發展學生的一種語文素養和技能,同時也是引領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發現去感悟得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學校也正是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并通過長期課堂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年級第一范文教學的“三讀”模式,即“讀通→讀懂→讀好”。
三年級的孩子可以說是語文閱讀的起步階段,低年級時他們主要學習和積累大量的漢字詞語,在此基礎上,三年級開始就憑借這孤立的漢字,詞語進入到一定的語言環境,進行段、篇的學習。這中間的一個跨越,“朗讀”將成為一座最好的橋梁。“三讀式”的引進正符合他們的這種需要。然而一開始我們往往只把這“三讀式”作為老師課堂中的一個操作流程或者說是課堂組織的方向。至于學生他永遠都只是跟著老師在走,而我卻覺得這樣對待“三讀式”是片面的,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訓練發展學生讀書技能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一種自主,自能讀書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讀”從另一角度講也正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這樣好的讀書方法如果能為學生所用,那我們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達成了嗎?因此面對《臥薪嘗膽》這篇課文,教者正是從這一點考慮出發打破常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憑借教材引領學生掌握“三讀”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讀書高手,他要為大家讀一個故事,名字叫“臥薪嘗膽”。(想!老師播放課文錄音)
2、同學們,你覺得他讀的好聽嗎?為什么會覺得好聽呢?(指學生說,教師借機板書)
3、那你們想不想和他讀得一樣好聽呢?(想)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好嗎?(出示目標: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二、讀通§1
1、同學們,俗話說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要讀好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點一點的來。讓我們先來讀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讀通§1)
你覺得怎樣才是讀同呢?不忙著回答,老師先請兩個同學來讀一遍,大家聽一聽,當當小評委。(指名兩生讀)
2、小評委,說說你聽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評,師借機概括:正確: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來做到這些才叫讀通啊。你們現在也來試著讀通§1,同桌兩生互做評委
4、你覺得同桌讀的已經達到讀通要求的,請他站起來(生站起)
你們有什么小經驗告訴坐著的同學,怎樣才能讀通呢?(生說:仔細看清……)
5、還沒讀通的同學,吸取一下他們的經驗,認真仔細的再來試一次。
三、讀懂§1
1、讀了這么多遍,讀通了§1,那么§1到底在講些什么,你讀懂了嗎?(出示:第二步讀懂)這就是我們讀好書的第二步:讀懂。
2、再請大家不發出聲音,在心里默讀一下§1,看看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讀后說,理解:征服)
3、現在誰能不看書把你§1讀懂的內容連起來給大家說說。
4、同學們,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讀懂§1的?(生:讀懂詞句)
四、讀好§1
1、§1我們都讀懂了,知道了吳國和越過都想征服對方,把對方打倒。如果你是吳國的大王,你會怎么想?(指名學生說)如果你是越國的大王呢?
2、有了這樣一種想法,那這時誰能來讀讀這句話,看你怎么讀。(指讀)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呢?
3、他通過我們剛才的想象體會到了人物的內心,所以讀的這么好!你也能讀好嗎?(指名連起來讀好§1)
4、太好了,老師覺得跟錄音機里讀得一樣好,在給你來點音樂,肯定會更好。
5、配樂齊讀。
五、小結
1、同學們,到現在我們把§1讀好了,想一想看到現在對于要讀好這一段話,你有了哪些收獲呢?(指定說)
六、讀通,讀懂,讀好§2
1、按照這樣的步驟,用上這些方法我們再來讀好§2,好嗎?第一步讀通,我們同學自己來試一試。(學生讀通)
2、讀通了嗎?請同學來讀讀。
3、評一評,是否讀通。齊讀。
4、從§2中你讀懂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疑問?指名說。
5、連起來說說§2
6、會嵇一戰,越國打了敗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踐,此時你是什么心情?(生說)
7、是啊,勾踐十分難過,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萬般無奈,只好……當奴仆。同學們看著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
8、誰能來讀好這句話呢?(指讀)
9、吳國的謀臣們知道了,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他們有的說有的說。
10、同學們作為吳國謀臣中的一員,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說)
11、誰來讀好這句。
12、可是吳王呢,這時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他說________,答應了勾踐的要求。
13、誰來當當驕傲的吳王,讀好這句話。
14、一句句都能讀好了,連起來試一試(指讀)
七、小結
1、同學們,時間關系,今天我們只來得及讀好1~2自然段。從這節課中,大家又學到了那些新本領呢?(生說)
2、今天課后,就請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讀給你的同學,老師或者家長聽,然后試著用今天學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來讀好3~5段。
板書: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讀好:有感情,想象,體會……
讀懂:理解內容:弄清叫難得詞句
讀通:正確: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課堂效果小結
本課堂,學生不僅充分經歷著用“三讀”來學習課文,同時,也在逐步滲透和掌握著這種讀書的方法,而且這種結合具體教材實例在老師逐步引領下的感性學習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并較快掌握,課堂中不乏學生讀書的興致,也不乏對方法的反思和小結。一節課下來,聽者確實感覺學生的朗讀有了一定的提高,對這種方式也似有所悟,相信前期將這種細想和方式繼續灌入課堂進行訓練,學生的朗讀、閱讀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0
wuyixin 發表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次新的教學模式的嘗試。我改變了以往第一課時導入新課,讀通課文,理解大意,教學生字;第二課細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朗讀的模式,而是采用了加強課前預習指導,課上直入正題,開門見山,合理進行變序教學的模式,在兩課時內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包括以前總是在寫字天天練上進行的識記、書寫生字環節),感覺這樣的教學過程緊湊合理,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不過,要形成這樣的教學設計,課前必定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鉆研教材,對教師把握處理教材的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
王美卿老師時常教育我們,板書是一課教學濃縮的精華,一定要充分發揮板書的作用。受王老師的影響,在設計這一課板書時我一方面緊緊圍繞課文重點,合理選擇關鍵詞語,另一方面在學完課文后,又引導學生利用板書進行歸納性回答,說說勾踐為什么會反敗為勝?有了板書的輔助,學生順利地記住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明白了勾踐取勝的根本原因,懂得了只有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12、臥薪嘗膽
(失敗時) 甘當奴仆 忍受屈辱 忍辱負重
↓
(回國后) 臥薪嘗膽 不忘恥辱 發憤圖強
↓
(二十多年后)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id=2818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3.能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以及其精神。
教學重點:
1.著重理解越王勵志圖強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放音樂:師敘述:同學們,在兩千年前,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吳國,一個是越國。他們都想征服對方,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會稽一戰,越國打了敗仗。這就引出了一個成語故事。齊讀課題:臥薪嘗膽
1.誰臥薪嘗膽?
2.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課文第四節告訴了我們。打開書。
二、學習第四節:
1.默讀。要求:不發出聲音,邊讀邊思考。
2.用直線劃出有關語句。
3.匯報
4.每個字是什么意思?
5.匯報
6.看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7.越王為什么要臥薪嘗膽,這樣刻意折磨自己呢?
8.為了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以至于白天(引讀)晚上(引讀)每頓飯前(引讀)
9.這些內容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10.這節是什么結構?(總分)
11.這樣的構段方式,好處在于能圍繞一個內容,把它說具體.今后在作文中要學會借鑒.
12.你能把你體會到的內容,通過朗讀讀出來嗎?:
13.你讀得很好,相信等我們學完課文的(2—3)節,你對這段語言文字體會的一定更深刻.
過渡句:越王勾踐兵敗會稽的恥辱究竟是什么呢?
三、學習第二節
1.指名讀第2節。
2.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當上奴仆。(奴仆是什么意思)
3.這就叫(板書:兵敗求和)
4.他們愿意嗎?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5.什么叫萬般無奈?為什么萬般無奈?
6.小結:為了使國家將來振興,他只好答應,委曲求全。
7.但是,對于他的請求,吳國的謀臣(引讀)
8.然而,得勝的吳王(引讀)
9.吳王會對大臣們說些什么?
過渡句:越國勾踐就這樣來到吳國,當上奴仆。
(略)
四、總結:
1.誰能利用黑板上的次講一講這個故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
4.這種精神蘊藏在本單元的課文中。我們來認識一下。
5.這種精神蘊藏在本練習中,我們來齊讀一下。
6.古人把這種精神也蘊藏在一幅對聯里,今天老師也把它送與大家。
7.師讀
8.齊讀
9.我建議回家查閱資料,并把它背下來。希望把這種精神帶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
扳書:兵敗求和――→臥薪嘗膽――→轉弱為強 (有志者事竟成)
忍辱負重 發奮圖強 堅持不懈
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意義《臥薪嘗膽》說課 蔡碩萍
關鍵詞:內容 目標 設計反思
一、確定內容————做調查。
上這課前,我在班級中做了調查,因為本班的孩子比較喜歡歷史故事,有的孩子已經閱讀了《上下五千年》等書籍。所以,上《臥薪嘗膽》,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又激發了他們的興趣,為上好這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制定目標————明要求
本課的教學要求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能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以及其精神。教學重點:著重理解越王勵志圖強的精神。這是這節課的目標.是我這節課需要完成的任務.
三、設計思路————明目的。
下面我就來說說這節課的設計思路.
3.放音樂:師敘述:同學們,在兩千年前,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吳國,一個是越國。他們都想征服對方,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會稽一戰,越國打了敗仗。這就引出了一個成語故事。齊讀課題:臥薪嘗膽
(目的在于用音樂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古代戰場的氣氛,引出第一小節的內容)
4.誰臥薪嘗膽?
(目的讓學生明確誰是這個故事的主人翁)
5.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
(目的讓學生知道其表面意思)
6.看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目的讓學生把書上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做到真正的理解。)
7.為了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以至于白天(引讀)晚上(引讀)每頓飯前(引讀)
(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其構段的方式,引導不能生硬。)
8.什么叫萬般無奈?為什么萬般無奈?小結:為了使國家將來振興,他只好答應,委曲求全。
(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越王這樣做實屬無奈,為下文做好鋪墊)
9.然而,得勝的吳王(引讀)吳王會對大臣們說些什么?
(目的是為體會勝不驕的道理做鋪墊)
8完成填空: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住進了——————,給吳王————————,——————————。
9.(粗布衣是什么樣的?想當初如何?
石頭房是什么樣的?想當初如何?
養馬駕車是誰干的?這個活怎樣?
舂米推磨是誰干的?這個活怎樣?
是呀,身為一國之君,這使他感到莫大的屈辱。
其實何止這些。課前,同學們都查閱資料,你還知道哪些?
(目的讓學生抓住語言文字讀懂讀透,充分地體會越王所受的屈辱。在這里要舍得花時間,這樣做了后,下面的朗讀就水到渠成。)
過渡句:越王勾踐永遠不會忘記,刻骨銘心。相信你此刻對這段話體會一定更深刻。再讀第四節。指名讀。齊讀。報仇雪恨僅僅是躺在柴草上,嘗嘗苦膽就算了嗎?
他還要做————,為的是————————。還要做——————————,為的是——————————。還要做——————————。為的是——————————。這就是(板書:發奮圖強)
(此時,對臥薪嘗膽的理解進了一層。理解到臥薪嘗膽的精神。教學的目標完成一大半。)
11.這種精神蘊藏在本單元的課文中。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種精神蘊藏在本練習中,我們來齊讀一下。古人把這種精神也蘊藏在一幅對聯里,今天老師也把它送與大家。
(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本單元進行全面的了解,學會縱觀全文,站在高度看課文。這是一個理念。)
12.我建議回家查閱資料,并把它背下來。希望把這種精神帶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
(建議是書后的造句,先做鋪墊不留痕跡,這樣處理很自然))
四、教學反思————多琢磨
本節課時間把握不好,原因把時間看錯了。還有教學過程中,會忘記一些問題。如:越王曾經住的是什么地方等,今后都需要注意。
課本需要我們去鉆研,課堂需要我們去引領。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意義。
評課:
一、蔡老師對教材鉆研得很深、很透。體現在:
1、對《臥薪嘗膽》這個歷史故事鉆研很深。《臥薪嘗膽》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歷史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轉敗為勝。編者把此文收入小學課本,意在讓學生學習越王勵志圖強的精神。蔡老師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編者的意圖,從解釋《臥薪嘗膽》入手,緊扣住越王忍辱負重,發奮圖強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中突出重點,對越王的恥辱做了很厚的鋪墊。越王復仇的原因講解明確,那越王的成功也就理所當然。勵志圖強的編者意圖在教學中凸現出來。
2、對本單元的教材鉆研得很深,很透。
蔡老師在教學中不光能夠抓住本課的主旨,而且對單元的編排意圖也很好地領會到了,并且在教學中有所表現。學完了《臥薪嘗膽》體會到了越王的勵志圖強,還能夠把本單元中的幾篇課文中體現的這種精神加以點播,然后讀練習中的成語加以強記。做到了備課不孤立,放眼全單元。
3、通過拓展延伸彰顯課文精神,這也是對教材鉆研深透的表現。
在授課中,多次運用課外資料,闡釋越王所受的恥辱,送給學生一段話,突出越王的忍辱,對聯明示“有志者,事竟成”,這些都是對文章精神的進一步體現。
二、蔡老師的課堂設計緊湊,主線分明,重點突出。
從臥薪嘗膽的解釋,到越王兵敗求和后的忍辱負重,再到報仇雪恨的成功,始終圍繞臥薪嘗膽來進行設計,整個課堂感覺很通,很順,沒有零碎感,并且重點突出。主要表現在對越王忍辱負重的教學上。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先進行完成填空,然后分別從粗布衣、石頭房子、養馬架車、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講解,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越王的屈辱。從而讓學生領悟到越王報仇雪恨的必定成功,也就突出了勵志的結果。
三、板書設計巧妙。
板書中,蔡老師拋出了兩條線。兵敗求和——臥薪嘗膽——轉弱為強,這條經線突出歷史故事,為學生的復述理出脈絡;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這條緯線突出人物精神,意在勵志。
四、不成熟的看法。
1、教學中副線突出不夠。
這個歷史故事有兩個主題,一是越王臥薪嘗膽,發奮圖強,最終取得勝利;一是吳王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失敗。教學中,蔡老師利用主線突出第一主題,做得很好。但是副線沒有能夠很好地突出第二主題。尤其是當學生點出吳王驕傲必敗時,老師沒有能夠把握時機,進一步強化“勝不驕,敗不餒”。
2、復述環節缺少練習的過程。
可能考慮到時間問題,在復述這一環節,蔡老師直接讓學生按照板書附屬,沒有能夠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因而復述時出現了照本宣科的現象。如果能夠讓學生先自己試著復述一下,老師再巡視指導,有可能避免這種情況。
3、教學中還要注意細節。粗糙的糙字讀音出現了錯誤,老師沒有能夠糾正,并且也隨著學生讀錯了。
整體來說,這節課非常成功,不足只是一點點瑕疵,掩蓋不了整個課堂的精彩。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看拼音寫詞語:
miǎn chú biǎo shì jiàn yì nǔ lì xiāo miè fù nǚ
( ) ( ) ( )( ) ( )( )
二.形近字組詞,多音字注音組詞。
撲( )巨( ) 差 會
仆( ) 臣( )
三、給劃線的字注音 會稽( ) 夫差( ) 答應( )舂米 ( ) 推磨( ) 屈辱( ) 品嘗( )
四、填反義詞。征服—( ) 強大 —( )恥辱—( )
五、( )( )無奈 ( )除后( ) ( )仇( )恨 轉( )為( )
六、填空:1、臥薪嘗膽這個詞中,臥薪的意思是( ),這個詞語的意思是(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 )的( )。他在會稽一戰中打了敗仗,只好向( )王( )求和,給人家當奴仆,三年后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所時刻不忘(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終于滅掉的敵人。
2、學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勾踐是一個( )( )的人。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1
課前我先觀摩了薛老師的課堂實錄,受益匪淺。課上依葫蘆畫瓢借鑒了兩點,一是復習導入,利用了課文中的“轉弱為強”“臥薪嘗膽”“萬般無奈”和“兵敗會稽”這四個詞語,讓學生概述課文內容。三年級學生概述本領不強,平時概述課文經常變成復述課文,課上常化好多時間來糾正。這回,有了這四個詞語的提綱挈領,學生很快找到了概述的思路,語言簡潔完整,效果真是立竿見影。二是在教學“奴仆”一詞時,也是用古漢字引入,那形象的文字,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古代,沒有自由和地位的奴仆是何等悲涼,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越王勾踐的“萬般無奈”。這種新鮮新奇的教學方法,讓班上的每個學生學得那樣投入,連一貫做小動作的小陽也被吸引住了,睜著大眼,聽得那么入神。行家畢竟是行家,他們的課堂中凝聚著多少教育的智慧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也讓我深深地認識到,要讓自己的課受學生歡迎,不能一成不變地用老方法,只有不斷地創新的課堂,只有閃光爍著智慧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語文。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id=1612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學會會本課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請求、建議”造句。
3、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復述故事,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看老師寫課題,注意“臥”的筆順。齊讀課題。
這里面有兩個字老師要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吳”字是上下結構,寫的時候,上邊要讓著下邊。“免”字,長撇貫穿“口”字部件,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豎彎鉤”,“彎鉤”部分要向外延伸。
二、初讀課文。
1、出示生詞,生讀。指名讀,齊讀。
2、字詞都會讀了,課文也就能讀得更通順了。下面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讀,邊讀邊思考:《臥薪嘗膽》這個篇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3、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①誰來讀第一段?(指名讀)你讀得很流暢!從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對了,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板書: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
②那么,起初,誰先征服了誰呢?誰來讀讀第二段。故事的第二段告訴我們什么了呢?是啊,勾踐剛開始的時候打了敗仗,只好求和,到吳國做奴仆了。(板書:勾踐戰敗求和)
③到吳國做奴仆的勾踐,又有怎樣的經歷呢?誰來讀讀第三段。勾踐夫婦在吳國的三年生活過得怎樣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是,這三年,勾踐夫婦受盡了屈辱。(板書:受盡屈辱)
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結束了,驕傲的吳王夫差放回了勾踐夫婦,他們回國后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一起朗讀第四段話。同學們,勾踐回國后的作為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是哪個詞呢?想一想。是的,就是課題“臥薪嘗膽”。開始有同學問,什么是“臥薪嘗膽”,那么,第四段話中,哪個幾個句子解釋了這個問題呢?用筆畫一畫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東西?“膽”呢?(齊讀句子)
⑤同學們,越王勾踐放棄了本來可以享受的國君的舒適生活,選擇了臥薪嘗膽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樣的回報呢?一起讀一讀最后一段。故事的大結局是怎樣的呢?誰來說一說?是的,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羽翼豐滿的越王勾踐終于報仇雪恨了。(板書: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三、復述課文
故事我們已經讀完了,下面請同學們將課文完整地朗讀一遍。結合老師的板書,想想怎樣用簡短的幾句話給別人說說“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指名說)
四、小結
同學們,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令人感動,勾踐發奮圖強的精神催人奮進。明天我們繼續學習《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去感受勾踐不屈的靈魂!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2、3、4自然段,逐步理解臥薪嘗膽
(一)理解“兵敗求和”的深意
請大家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的第2自然段,找找看:越國兵敗會稽之后,身為國王的勾踐做了什么決定?(指名讀,出示:)
越王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派人向吳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給吳王當奴仆。
(1)師:勾踐和夫差曾經戰場上的敵對雙方,現在又成了什么關系?你的依據是什么?評:你會讀書一下找到了關鍵詞語。(主人和奴仆的關系。吳王是主人,越王是仆人。)師:“奴仆”見過嗎?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師:不僅這樣羞辱他,而且還要他整天干重活!這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過著悲慘的生活!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很痛苦!他的命不值錢,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殺死了
(2)勾踐真的愿意去給吳王當奴仆?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萬般無奈只好)
萬般無奈是什么意思,你理解嗎?(實在沒有辦法)
帶著你的理解讀好“萬般無奈”同學們,“萬般無奈”“只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勾踐昔日為王,今日被迫為奴的無奈,可見作者的用詞多準確啊。
(3)你們知道勾踐為什么非向吳王求和不可嗎?(學生自由說)
會稽一戰,越國士兵死傷無數,百姓家破人亡,如果與吳王決一死戰,就會犧牲更多的越國士兵,百姓的生活會更慘,國家也就會滅亡。越王勾踐除了向吳王求和當奴仆是別無他法了。用你的朗讀來再現勾踐內心痛苦的決擇。(齊讀)
(4)這樣屈辱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也就是他實施轉弱為強邁出的第一步。但他報仇雪恨的心思并沒有瞞得過吳國的謀臣們
(出示):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當時的吳王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根本不聽大家的建議,老師建議同學們想象說說謀臣們都向吳王說了些什么。
我們知道,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比如這里的“建議”就是表示提議的內容,而老師這里的“建議”就是一個動詞,表示提出自己的意見。你能選擇其中的一個造句嗎?
好了,繼續我們的話題。這樣驕傲的吳王,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必定會遭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找到了嗎。
(二)感受“忍辱負重”的艱辛
出示: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評:讀書很用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1)(舂米推磨,你見過嗎?干這個活很累,又很單調,所以一般就讓驢來拉。可是驢也不愿意,人們就用一塊黑布蒙住驢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這樣的活,吳王讓誰干?(勾踐夫婦)師:你再來比較一下:
出示:勾踐夫婦在越國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根據回答相機引導學生說說粗布衣、石頭房等)
(2)師:作為曾今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現在落到這種境界,這就是屈辱。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嗎?
甚至有一次國王生病,醫生要驗大便,國王竟然----------讓人來嘗,而這個人就是勾踐。(奇恥大辱啊)
(3)勾踐在越國是萬人景仰的君王,他享盡了榮華富貴。而現在他在吳國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屈辱,更是對人格的侮辱啊!像這樣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沒一一道來,但有5個字包容了一切。(受盡了屈辱)。這是飽含血淚的5個字,你讀。這是無盡無止的屈辱,你讀,這是滲進心靈最深處的屈辱。這些屈辱說不完,道不盡,但勾踐夫婦卻一一承受,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不要說出來,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魏子涵讀)
(4)過渡:就這樣他們(引讀)(點擊出示: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在吳國(引讀)——整整干了三年,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勾踐夫婦硬是堅持下來了,這就叫——(板書:堅持不懈)。盡管勾踐三年里受盡屈辱,度日如年,但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三)體會“臥薪嘗膽”的內涵
也正是三年中勾踐所做的一切,讓吳王放松了警惕,相信勾踐完全誠服于自己了,所以吳王就把勾踐放回了越國。但是勾踐是否從此好好開始享受安逸的生活?(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因為他要報仇
(1)師:哪個詞語能看出他報仇的決心大呢?時刻:你能換種說法嗎?(每分每秒)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2)文中還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進一步說明他是每分每秒都想著報仇。
*白天,親自下田耕種。*晚上,睡在柴草上。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覺?(硬、潮濕、有蟲子等等)(提示,這就是臥薪)*(每頓飯前)(這就是嘗膽)
*你嘗過的最苦的東西是什么?膽的苦味可比你嘗過的還要苦上百倍。
師:勾踐為什么這樣對自己。(提醒)是啊,常有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而勾踐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激勵著自己、提醒著自己。
(3)、出示圖: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踐,他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此時的他會想些什么呢?“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踐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他想:我不會忘了,一定要。”(學生思考過程中,師適當提示:使自己的國家……,帶領老百姓……帶領軍隊……)
(4)這就是——發憤圖強(板書:發憤圖強),讓我們一起用心來讀好這段話。(齊讀)勾踐所做的這一切使得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二、拓展“臥薪嘗膽”的深遠意義
(1)師:而這一步步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負重,每天臥薪嘗膽后的發憤圖強,還有那長達二十年的堅持不懈,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的結果是同學們大聲的告知天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2)故事學到這里,大家對“臥薪嘗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難道它僅僅指的是越王勾踐睡柴草嘗苦膽嗎?(不是,這只是字面上的含義)誰能說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說)臥薪嘗膽,真正的意思就是指: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發奮圖強
《臥薪嘗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要求:
1、憑借語言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這個成語故事,會用“建議”造句。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說話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成語故事-——《臥薪嘗膽》,齊讀課題。
2、這些詞語你會讀嗎?出示: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轉弱為強
3、這些詞語都表示了課文中的意思,現在老師請大家用上這四個詞,用幾句話簡要地把課文內容說說。自己先練練。
二、直奔重點,精讀第4節
1、師: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勾踐)他正在干什么?(飯前坐在柴草上嘗苦膽),那么課文哪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臥薪嘗膽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到66頁,快速找一找。
2、師:不少小朋友已經找到了,請你來說一說。你們找到的跟他一樣嗎?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3、出示: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1)師:好,誰來把這一段讀一讀?
生:白天。他……
師:先停一停,就這叫——臥薪。
生接著讀。
師:這就叫——嘗膽。
師:現在誰來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2)師:睡在柴草上舒服嗎?苦膽的味道好吃嗎?
師:那么,貴為越國一國之君的勾踐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他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他要報仇雪恨)
三、激發探究,感悟第2節。
1、師:讓我們回到會稽一戰后的越國,看看越王勾踐念念不忘的仇恨和恥辱是什么呢?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師:那你知道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給吳王當奴仆?(因為會稽一戰,越國站敗,所以越王才會無可奈何地去吳國當奴仆。)
(1) 師:奴仆你們見過嗎?(就是服侍別人的。)兩千多年前的奴仆和我們現在的保姆是不一樣的,有什么不同呢?老師把它畫出來。
師:低著頭,哈著腰,看見別人來就這樣。(動作)老師告訴大家,這是女人,雖然很聽話,可是還有人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你覺得這樣的人日子過得怎么樣?(過得很苦。 從來沒有好日子過。)
師:這樣的女人在古代被稱為奴。所以奴在古代指女人,日子過得很悲慘。
師:再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和女人過的日子又不一樣。
師畫。
師:這種人頭上要戴著刑具,別人一看,就知道是犯罪的人,或者是戰俘,這種人,后面還要插一根毛,像長著尾巴。這樣的人像什么? (像動物。)
師:如果別人給你放了根尾巴,你有什么想法。(我覺得別人看不起我。我會怒氣沖天。)
師:這是對人的一種侮辱,不把人當人看。
齊讀侮辱。
師:就是欺負別人,也叫欺侮。
師:這樣的人委屈嗎?這對他來說就是屈辱。
齊讀屈辱。
師:這樣的人,被人像牲口一樣趕來趕去,這樣的人就叫什么?
生讀“仆”。
師:這樣的人在古時候是非常悲慘的,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兩個詞。
師:想想看,身為一國之君的勾踐要去給吳王當奴仆,這需要下多大的決心,如果不是因為他實在沒有辦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也不會做出如此選擇,一起來讀讀這個詞。“萬般無奈”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
3、那吳國有什么反應呢?想象當時吳王和他的謀臣們會說寫什么?
4、多么驕傲的吳王啊!指導讀出傲氣。
5、看著這位傲氣十足的吳王,你能預測一下今后局勢的發展嗎?
四、聯系對比,深讀第3節。
1、師: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究竟受到了哪些屈辱?默讀第三小節,畫出有關的語句。
2、交流:[穿:粗布衣;住:石頭房;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飯(想象)] (板書:受盡屈辱)
師:課文中其實還沒寫完越王受的屈辱,誰知道其他的事。誰在課外書上見過?
師:沒有吧,老師告訴大家,有一次國王生病,醫生要驗大便,國王讓誰嘗大便呢,就是勾踐。
師:像這樣的屈辱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受盡屈辱”這幾個字的分量。一起讀。
師:這樣的屈辱整整受了三年。
師:這句話如果這樣說:他們在吳國才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樣說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這樣說,就說明他干得時間很短。
師:為什么這樣說時間就顯得短了。
生:如果說才干了三年,說明他們還想干。
師:如果這樣,他們干得快樂嗎?
生:快樂。
師:可是,如果是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說明什么。
生:很苦。
師:是啊,受盡屈辱,一起讀讀。
生讀。
師:整整三年,越王勾踐都這樣過下來了,他所受的侮辱,屈辱,恥辱,他都忍下來了,他了不起,就了不起在,他能做到一個字,忍,他忍的是什么?辱。因為他要回到自己的國家,要報仇,這叫忍辱負重、以屈求伸。
生齊讀忍辱負重、以屈求伸。
五、引讀想象,理解第5節
1、師:是啊,這些日子會讓公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回國以后,他臥薪嘗膽,準備報仇雪恨,誰再來把第四小節讀一讀?
2、師:如果勾踐每天只是在柴草上睡覺,每頓飯前就常常苦膽,這樣做叫不叫真正的臥薪嘗膽?你認為真正的臥薪嘗膽還要怎么做?
師:要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還要和老百姓一起發奮、努力。老師老師還有問題,如果他回到越國以后,還要舂米推磨,還要下田耕種,他會認為這是屈辱嗎?
生:不會的,因為是在自己國家干,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師:在越國他是主人,在吳國他是奴仆,是被逼的。
師:所以這不叫屈辱。他這樣干了多少年?
生:二十多年。
師:堅持不懈。
3、同學們,臥薪嘗膽的意思可能人人都懂,可是他包含的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要從書中讀出來。我們一起讀書。
六、總結全文,回歸主題
師:今天我們學了臥薪嘗膽的故事,學到這里,我要問大家,課文中的勾踐臥薪嘗膽,因為他要報仇雪恨,我們現在需要不需要臥薪嘗膽?
生:不需要,因為我們現在生活都很幸福。
生:其他國家都不和我們打仗。
生:我覺得表面上的意思是不需要的,里面的意思是需要的。
師:我覺得你說得還不清楚,能說得清楚點嗎?
生:外面的意思就是睡在柴草上吃苦膽,是不需要的,可是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需要的。
師:是的,有了這種精神,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所以,這個苦膽,嘗的是什么?
生:嘗是的精神。
生:膽量。
師:就是要有一種信念。有了這種信念,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
齊讀“信念”。
師:有人將這個故事寫了一幅對聯,我把他寫出來,寫完看看哪個小朋友能記住。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生齊讀。
師:老師有個建議,建議大家回去看課外書,或者問一下父母,如果同學們采納老師的建議,我會感到非常高興,愿意嗎?
生:愿意。
師:剛才老師說的話中,有一個詞出現了三次,是哪個?
師:再聽一次。
生:建議。
師:有一個詞,容易和建議混淆,是哪個?
生:意見。
師:說出來的是建議,不說出來的是意見。
師:課文中還有一個人,吳王。我們給他提個建議好嗎?
師:破釜沉舟講的是項羽,臥薪嘗膽講的是勾踐,項羽是個英雄,有人說勾踐不是英雄,這個問題,回去和父母朋友討論。這幅對聯,我建議大家記在心里,會終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