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并快樂著——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精選4篇)
自主,并快樂著——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篇1
自主,并快樂著
——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佚名
設計理念
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設計特色
自主寫作,抒寫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夠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意圖 由學生熟知的寫話引出習作,拉近學生與作文的距離,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寫作的激情。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一)閱讀例文
1.閱讀《好阿姨》。
(1)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2)交流、討論。
(3)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4)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閱讀《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1)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2)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膽想像,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二)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這兩篇作文之后,你對作文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意圖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通過閱讀例文,暢談感受,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作文是簡單的、自由的,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順乎自然的。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一)確定內容
1.內容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你準備寫什么請仔細想一想。
意圖 本次習作旨在讓學生在與作文“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使他們愿意寫作、熱愛寫作。
2.交流構想。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構想的習作內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除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四、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在學生動筆寫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五、修改習作,交流評議
(一)反復朗讀,細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聽聽,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意圖 自改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二)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1.朗讀習作。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2.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快樂。
意圖 在學生自改、互評的基礎上評議習作,目的就是引領學生在“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終身受用”的“自改能力”。
自主,并快樂著——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內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明白寫好景物的要領。
3、能按作業要求,連續觀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寫出它的特點。自己定題目。
教學重點:按照順序,抓住過程,按時間變化細致描寫。抓住景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大自然賦于我們很多神奇與美妙,我們被那富有詩情畫意的落日美景所驚訝,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天上云又是怎樣的壯觀與美麗。
2、板書:二八月看巧云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輕聲讀課文,完成練習。
(1)、《二八月,看巧云》寫的是二八月的云在( )和( )兩方面的特點。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點描寫的奇巧,又分( )、( )、( )三種情況來寫的。
2、小結:結合“習作要點提示”,歸納寫法。
(1)寫景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它的變化來寫。
(2)寫作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三、細讀例文,明確寫法
1、仔細閱讀例文,啟發討論。
小作者是怎樣描寫云的形狀奇巧的?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
讀了“習作要點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明確寫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濃墨潑灑,重點描寫了它形狀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種情況來寫: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魚鱗云。每一處都是抓住景物的特點以及變化來寫的。
四、進行說寫,運用寫法
1、指導學生明確這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請同學們說說課前觀察的情況。
3、組織學生分組填寫下表:
名稱 形狀 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4、同桌練說,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5、學生練習寫作,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課時
學生寫作文,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三課時
一、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4.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1.組織交流。
2.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自主,并快樂著——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篇3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488
出處:如皋市白蒲小學 作者:宋 敘
一、教學要求
1.知道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導學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滿意了,再謄到作文簿上。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請同學們看一段簡短的錄像。(一個小同學去買牙膏,售貨員阿姨熱情地接待)
2.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讀例文
1.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雖小卻可以從中看出阿姨待顧客如親人。這個同學就把這件事寫下來了,請大家看語文書17頁上的一段話,題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位同學寫得怎樣,談談理由。你有本領比他寫得更好嗎?
過渡: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類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觀察,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你們愿意試一試嗎?
(三)嘗試寫作
1.進入三年級后,同學們開始學著用鋼筆寫字,有的同學很高興、很興奮,有的同學卻在發愁,覺得用鋼筆寫字太麻煩。大家的感受不一樣,誰能把這句話補充完整。“用鋼筆寫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門呀,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對用鋼筆寫字產生如此的感受呢?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讓學生寫15—20分鐘)
3.寫好了嗎?把筆放下,把自己寫的內容讀一讀,看通不通,覺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動筆改一改,可以邊讀邊改,也可以先讀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組內,讀給別人聽,讓大家提意見,根據別人的意見再改一改。
5.誰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在聽的過程中老師及時給予評價)
(四)再讀例文,完成習作
1.語文書上還有一篇作文呢,一起來讀一讀。
2.多有趣啊,自己腦海里所想像的東西也能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瞧,這就是作文,你們覺得難嗎?
3.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19頁的兩段話。
4.通過讀語文書的提示,你覺得我們可以寫什么?
5.你準備寫什么?
6.寫作時要注意什么?(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謄寫)
自主,并快樂著——蘇教版標本第五冊《習作一》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消除習作的神秘感,使初次接觸習作的學生感到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激發習作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設計特色
自主寫作,抒寫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夠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意圖 由學生熟知的寫話引出習作,拉近學生與作文的距離,讓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親近感,產生寫作的激情。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一)閱讀例文
1.閱讀《好阿姨》。
(1)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2)交流、討論。
(3)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4)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2.閱讀《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1)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2)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的想像世界,只要大膽想像,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二)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這兩篇作文之后,你對作文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意圖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通過閱讀例文,暢談感受,讓學生真正領悟到作文是簡單的、自由的,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順乎自然的。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一)確定內容
1.內容要求。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寫一篇作文。寫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電腦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寫。你準備寫什么請仔細想一想。
意圖 本次習作旨在讓學生在與作文“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作文熱情,使他們愿意寫作、熱愛寫作。
2.交流構想。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構想的習作內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除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四、行筆成文,相機輔導
學生根據自己確定的內容自主寫作。在學生動筆寫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
五、修改習作,交流評議
(一)反復朗讀,細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話叫:“文不厭改。”這是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這篇作文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內容加上去,需要刪除的地方劃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滿意了,把作文讀給同桌聽聽,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意圖 自改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
(二)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1.朗讀習作。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2.學生自評。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師生評價。教師與學生一道參與習作的評價,要引導公正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習作,分享他人習作快樂。
意圖 在學生自改、互評的基礎上評議習作,目的就是引領學生在“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終身受用”的“自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