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說課設計
(3)嘗試量角,歸納方法。
讓學生學會使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根據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在這一環節大膽地作出了這樣的嘗試:先讓學生合作學習,探究發現,交流量角的一般步驟;然后集體交流,匯報總結,歸納量角的正確方法。在學生匯報完畢后,我提議他們試用自己的話概括角的度量方法,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兩得。同時這個環節也是學生將新知內化的一個過程。
在學生自主歸納方法的基礎上,我通過課件將角的度量方法完整地演示出來,使學生對角的度量方法有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至此,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對角的度量方法的發現和總結。
3、 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而練習則是讓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獲取成功的體驗,本節課我設計了三種層次鮮明的發展性練習。
①基本練習:內容是課本第38頁“做一做”的三道題目,目的在于鞏固學生量角的方法,積累一些常見角的大小的表象,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② 創新練習: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這個練習中,我充分挖掘角度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創設了“擲鉛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是同一個人在力度相同的情況下三次擲出鉛球的過程,到底哪個角度擲出的鉛球才是最遠的呢?將數學問題的研究置身于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猜測探究中拓展視野,體驗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
通過形式多樣的分層練習,不但有助于學生鞏固知識,提高數學應用能力;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
4、質疑反饋,總結評價。
有總結才有收獲。積極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性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例如:“同學們,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有什么地方值得表揚或需要改進呢?”這種做法,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課外實踐。
在本節課的課外實踐作業中,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設計了一個“趣味腦筋急轉彎”的拓展練習:在放大鏡下,一個30度的角是多少度呢?通過這樣的延伸練習,讓學生在思維火花劇烈碰撞的同時,鞏固新知,提升自我,回味無窮。
教育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得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痹凇督堑亩攘俊芬徽n的教學中,我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多媒體和遠程教育資源便捷性、交互性、直觀性、多樣性的特點,努力為學生搭建探究、發現的學習平臺,積極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數學,在合作交流中學數學,從而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