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上第六單元 統 計
第一課時 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例1:完成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能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培養學生簡單的數據分析能力。
教學建議或教學思路:
1.例1。
例1通過給定的某地區城鄉人口的復式統計表,分別完成該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通過聰聰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更寬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建立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建議:根據書中所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數據都是比較接近的,如果畫出統計圖來將會是這個樣子:
這樣畫出來的統計圖,不能比較明顯地看出數據的差異。這樣就不利于進行數據分析,因為下面還有4個問題:(1)哪年城鎮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鄉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3)哪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所以建議老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反思,可以怎么畫才能比較明顯地看出他們的差異?由此想起六冊的時候學過“鋸齒形條形統計圖”,可以省略掉一部分后,然后一格代表“一或二”來表示。
例1后面的“做一做”安排的是對四年級男生、女生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可以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獨立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回答統計圖后面的問題。
教學建議:
師提問:你能將表中的數據用統計圖來表示嗎?
學生嘗試(不作提示)
交流(假如學生會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假如學生不會,那遇到的是什么問題呢?在學生打基礎上再來討論:看來原有的統計圖已經無法來反應一些統計的情況,有必要來學習新的統計圖)
在數據分析、合理推測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領,關注數據分析過程中的質的提升。
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總是在原地徘徊。可能是因為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就拔得很高,或者說課本教材上問題。還或者說,我們教師吃不消評價,對學生的回答總是認為很好不錯。
四、參考教案:
近幾屆奧運會中、美、俄三國金牌統計表:
屆數
金牌枚數
國家
第25屆
第26屆
第27屆
第28屆
美國
37
44
39
35
中國
16
16
28
32
俄羅斯
45
26
32
27
師:你們能根據統計表畫成復式的條形統計圖嗎?(學生繪制)
師:觀察你畫的圖,你能從圖上發現哪些信息?(獨立解讀統計圖——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組1:我們發現第25屆——28屆奧運會,俄羅斯的金牌數量在不斷下降,而我們中國的金牌數量在不斷上升。
組2:我們還有補充,我們發現美國在這幾屆奧運會的金牌數量有增有減。
組3:我們認為美國的金牌數量在總體上看是下降的。
組4:就是俄羅斯比美國下降得更快一些。
組5:總的來說,他們兩個國家的金牌數量都有下降的趨勢,而我們國家在進步。
師:根據你們的分析,請預測一下,祖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績會有什么趨勢?
生1:中國有可能超過美國
生2:我們中國的金牌總數量預計超過32枚
第二課時 練習十九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