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第6單元 確定位置(一)教學設計與評價
【教學內容】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教材分析】1.教材編寫特點: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教學內容課時安排確定位置(一)3確定位置(二):練習八1確定位置(一)是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確定位置(二)是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本節課涉及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確定位置,歷屬于小學階段空間與圖形中“圖形與位置”的教學范疇。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中第一學段中的 目標是: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作出大致的定性描述。第二學段的要求是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點與點的位置關系,即用有序數對做定量描述。其后續學習內容為第三學段,圖形與坐標中認識并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能在方格紙上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變換后點的坐標的變化;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由上,我們認為這一節課主要需要解決兩件事情:第一,根據實際情境感受建立平面坐標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試著建立合適的坐標系,以便獲得確定點的位置的方法。一種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法,一種是平面極坐標系的方法(即用距離和角度的方法);第二,在已經建立好的平面直角(或平面極)坐標系中,能根據給出的數對,畫出數對對應的點。不論是兩個有序的同量稱的數(如,(3,4),這里的3與4是同一個單位下的數,比如3米,或者3格),還是(3,40°)都應該是在事先有坐標系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唯一一個點。在整個小學階段,毫無疑問,重點應該是第二件事情,難點是第一件事情。這樣就整體把握了小學階段“確定位置”的全部內容。因此本節課著重于體現確定點的位置,一定要在具體情境中滲透坐標系的建立,確立其原點,即觀察者的眼睛,確立從哪兒開始看,以及看的方向,為以后正式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基礎。2、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 如何在平面上確定位置(坐標系選定后,需要兩個參數)。無論是幾排幾列,距離和方向或者其他坐標都是用兩個參數來確定位置,因為平面是二維的。“實物——點陣——方格——坐標”的逐漸抽象過程是重要的坐標系的相對性;原點的不同造成坐標的不同。數形結合思想:也就是坐標系方法的提升。也就是用代數的方法(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算術)研究圖形的思想,這是笛卡爾解析幾何思想的精髓,過去都是用基本圖形研究更復雜一些的圖形,即從幾何到幾何.對應:在給定的平面坐標系中,每一個點有唯一的坐標(x,y);另外,對于給定的有序數對(x,y)有唯一確定的點與之對應,這就是一一對應思想在這里問題中的具體體現;序的結構:自然數可以表示一個列隊中每個元素的排隊順序,第4個是在第3個的后面,,這是自然數作為“序數”的特征;那么,在給定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怎么理解(3,4)和(4,3)不一樣呢?其實,類比地看,就是把平面上所有的整格點(整數為坐標的點),也可以象直線上的整數點一樣排列,只不過要用到兩條線,要用到兩個數。這樣我們就像理解3和4是不一樣的,也能接受(3,4)與(4,3)是不一樣的兩個點。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感受這種“序”關系,理解(3,4)與(4,3)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