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第6單元 確定位置(一)教學設計與評價
2、對于原點的規定性,對于相對坐標的問題出現,教師應在什么時機,如何給學生解釋?當然,在一節課同時體現以上多種數學思想是很困難的,那么我們就需要每節課思考在什么地方體現什么核心思想。如何讓學生感悟、體會、發現數學思想的精髓,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去探索。【點評】該案例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高觀點處理小學數學教學”。數學家張景中院士曾經說過:“小學生學的是很初等的數學,但是編教材和教學研究要有高觀點。”誠然,普通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需要豐厚的數學積淀。像“數對”的這樣的知識,不少老師認為它太簡單了,不知道怎樣設計教學才能使課堂變得豐富一些,或者說“不知道該教什么”;而張老師卻覺得,可以教的東西太多了,“不知道該如何取舍”。正因為張老師對數學有著豐厚的認識,所以才有不一樣的視角,才有這堂精彩而深刻的數學課。張老師在分析教學內容時,能透過知識表面,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關于數學一些“大的思想”。他對數學核心思想的分析使我很受啟發:如何在平面上確定位置(坐標系選定后,需要兩個參數)。無論是幾排幾列,距離和方向或者其他坐標都是用兩個參數來確定位置,因為平面是二維的。“實物——點陣——方格——坐標”的逐漸抽象過程是重要的。坐標系的相對性;原點的不同造成坐標的不同。坐標之間的關系:對一排、一列、對角線上坐標有什么規律的探索。以上認識,都是張老師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后所得到的思考。更為可貴的是:雖然張老師本人已經有了這些認識,但并不是一古腦地全部灌輸給學生,而是在課前進行了詳盡的學情分析,既對內容進行了篩選,又創設了合理的情境、選取了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有意義的數學活動:1、兩次擊鼓傳花——實際上是從一維到二維的過渡,使學生借助生活經驗體會數學思想:在一個平面內確定位置需要兩個參數。2、學生自我創造確定位置的簡便寫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3、在一間空教室里表示小紅的位置——體會“實物——點陣——方格——坐標”的逐漸抽象過程。4、拓展提高、應用引申——發現數對的規律,感受數對思想的價值,體會數學思想的無窮魅力。聽一堂這樣的課,真是受益匪淺。這也更加讓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要當好一名數學老師、上好一堂數學課,是需要不斷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