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冊 第二單元 角的度量 第二課時角的度量
教學目標: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2、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3、通過聯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角的度量單位
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