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數和合數”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本課教學內容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78—79頁的“素數和合數”。本課教學要求讓學生經歷探索、發現素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素數和合數的意義,掌握判斷一個數是素數還是合數的基本方法,熟記50以內的素數;結合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類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流程:
流程1:導入新課
流程2:認識素數和合數
流程3:按因數的個數分類,非零自然數中的特殊數“1”
流程4:完成“試一試”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流程8:數學游戲
流程9:選做題
流程10:全課總結
流程11:介紹“你知道嗎?”
第一段:導入新課
流程1: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好。在剛開始這個單元內容的學習時,同學們就知道,我們研究的數是非零的自然數。那如果以是不是2的倍數,作為標準進行分類,自然數可以分為哪幾類呢?對,奇數和偶數兩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對非零的自然數進行研究,也要將它們進行分類,不過是按一個數因數的個數來分的,那分成幾類呢?所分成的各類數叫什么數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段:認識素數和合數
流程2:認識素數和合數
師:(課件出示)請同學們在作業本上寫出這6個數的所有因數。 (學生活動) 你填對了嗎?
師:如果請你將這6個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你打算怎樣分,先說給同桌聽,再全班交流。(學生活動)
師:為了突出每一類數在因數方面的特點,我們可以把這六個數分為兩類,一類是只有兩個因數的,另一類是超過兩個因數的。
師:請仔細觀察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它們的兩個因數有什么特點呢?對,一個是1,一個是它本身。像這樣的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叫素數,或者叫質數。
師:再觀察超過兩個因數的數,它們的因數與素數的因數有什么不同?對,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因數。像這樣的數叫合數。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什么是素數,什么是合數。
流程3:按因數的個數分類,非零自然數中的特殊數“1”
師:非零的自然數中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數,就是最小的1,我們還沒有研究它的因數呢。1有幾個因數?它是素數嗎?是合數嗎?(學生討論) 1的因數只有1個。它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
師:剛才我們對非零的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了分類,下面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這樣幾個問題:(1)素數的因數有幾個?合數的因數呢?1的因數呢? (2)如果自然數不斷地增加,可能歸到哪一類?有沒有可能出現第四類情況呢?(3)你能用集合圈表示所有的非0的自然數嗎? (學生活動) 素數的因數有2個,合數的因數有3個或3個以上。如果自然數不斷地增加,可能是素數也可能是合數。不可能出現第四類情況。所以非零的自然數可以分成三類。可以用這樣的集合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