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教師:
前一節課我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二)
二、進行新課1.
教學例2。
出示例2。
教師:你能從表中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略。
教師:要求該市至北京的鐵路的長度,你想選擇哪些信息?怎樣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
學生討論后回答:這里要解決的問題是求兩地間的路程,根據“速度×時間=路程”,要找出列車的速度和所利用列車的發車時間和到達時間,可以求出列車一共行的時間。
學生2:列車運行的平均速度在題目中是已知的,可直接利用。教師:現在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1)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2)合作學習,把自己的解法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3)全班交流:24-8+13=29(h)102×29≈3000(km)
抽學生回答每步算式表示的意思,強調結果不需要準確值,用估算,結果要用約等號。
教師: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要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要注意分析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問題,根據問題看需要選擇哪些條件,再確定解決問題的總思路,最后根據這個思路完成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教學課堂活動。
教師: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要知道李阿姨一家去內蒙古草原比去海南三亞要多花多少錢,要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要知道李阿姨一家3人去海南三亞花多少錢,去蒙古草原花多少錢。
教師:這些條件都知道嗎?
學生:不知道,需要先算。
教師:根據圖上的信息,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抽一學生板演,再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在解決第二問時,讓學生理解“該列車48時至少可以運行多少千米?”中的“至少”,讓學生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知道應選擇速度范圍“200km至250km”中的最小的速度200km。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第4題,要求學生先說說解決問題的思路,再獨立完成,最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教師:學了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學生交流回答。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六第5~7題。
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歸納這一單元所學的知識內容,構成知識網絡,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2,通過計算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計算的一次正確率.
3,培養估算意識,簡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整理:師:你在乘法的學習中有什么收獲
1,乘法是兩位數的乘法.372×69
2,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29×304
3,簡算:乘法分配律
⑴3278+7868⑵372×999
⑶45×101⑷64×99+64
⑸67×29-47×29⑹32×125
4,探索規律.
二,復習:
1,直接寫出得數.
12×8=6×13=18×2=16×6=18×4=
13×5=24×4=14×5=6×15=
2,先計算,然后用計算器驗算.
629×53167×28408×75
86×154350×67
3,每箱酸奶24盒,一共145箱.一共有多少盒酸奶
24×145
4,迷你型洗衣機授價205元,全自動洗衣機的授價是迷你型的13倍.
問:每臺全自動洗衣機的授價是多少元
205×13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5,每輛車可以乘坐165人,17輛車可以乘坐多少人
165×17
6,高層:平均每套建筑面積是85平方米,共有34套.
板式樓房:平均每套建筑面積是108平方米,共有75套.
兩座樓房的建筑面積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85×36+108×75
7,計算,怎樣簡便就怎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