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a+b)×c= ×c + ×c
學生自己獨立填寫,并說出是根據什么運算律填寫的。
2、第1題,用兩種方法計算下圖中小正方體的個數。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試著用兩種方法計算小正方體的個數,并說說怎樣想的。
通過計算,引導學生把兩種方法的算式用等式連接,并說說這里其實是體現了什么知識?(乘法分配律)
3、第2題的上面3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并指名板演。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運用了什么知識簡便。
4、判斷對錯。
(1)14×63+16×63=63×(14+16)
(2)12×47×38×47=47×(12+38)
(3)40×(125×25)=40×125+40×25
(4)101×45=100×45+45
二、對乘法分配律的拓展運用。
1.第3題。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每組中兩道算式的特點,再猜猜這兩道算式的結果的大小。
讓學生通過計算來驗證。
除了計算你還有什么不同的驗證方法?(可利用乘法運算的意義進行解釋。如第一行的兩個算式都可以看作算28歌2是多少,所以結果相等。)
說明:乘法分配律對于減法也適用。
2.第4題: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嗎?
(1)出示:12×(40-5),問:怎樣算才能簡便?指名說出計算過程,為什么簡便?
12×(40-5)
=12×40-12×5
=480-60
=420
(2)余下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計算。交流時說說為什么這樣算簡便?
3.第5題,讀題,理解題意。
讓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分析,列出相應的算式。
大致有兩種方法,如第1個問題:3×12+3×8 或 3×(12+8),讓學生觀察比較兩道算式:哪種算式計算時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用簡便方法解答。
三、總結作業。
1.這堂課你有些什么收獲?
2.完成練習與測試上的有關習題。
練習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2.使學生在應用乘法分配律的過程中通過遷移轉化發現乘法分配律的拓展運用,加強新舊知識的比較與溝通,引導學生綜合應用運算定律,提高學生的簡便計算的能力。
3.使學生能聯系現實問題主動參與探索、發現和概括規律的學習活動,感受數學規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發現數學規律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 1.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促使學生掌握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學資源:
小卡片、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回憶運算律。
1.第6題,填一填,比一比。
學生先填寫,然后要求學生分別說說每一題體現了哪種運算律。
你能舉例說說每種運算律嗎?學生舉例。
二、綜合運用。
1.第7題,算一算,比一比。
學生分組計算,說說每組的兩道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教師注意巡視檢查學生的應用能力, 并給予指導。
第8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