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與評析
師評價:你把本不在一起的三個角,通過移動位置,把它轉化成一個平角來驗證,還用了轉化的思想,你真了不起。
師:通過他們三個人的驗證,你得到了什么結論?
c、其他方法
師:條條大路通羅馬,還有別的驗證方法嗎?
如果學生出現把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來驗證。
師追問:這種方法真的很簡單,但它只能證明哪一類的三角形呢?
【評析:《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在教學設計中劉老師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允許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測,在猜測后先獨立思考驗證的方法,再進行小組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量、剪、拼、折等一系列實驗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個圖形性質。在探索活動中,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同時也使學生學到了怎樣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與方法,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
4、科學驗證方法
師:不同的方法,同樣的精彩,大家發現了嗎?無論是撕一撕、折一折、還是拼一拼,這些方法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你們都用了轉化的策略。我發現你們都有數學家的頭腦,知道嗎?數學家在證明這一猜想時,也用了轉化的思想,一起來看(看課件)
【評析:一方面使學生為自己猜想的結論能被證明而產生滿足感;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嚴謹的,從小就應該讓學生養成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三)課外拓展,積淀文化
師:知道三角形內角和的秘密最早是由誰發現的嗎?(放課件)
師:善于數學發現和思考使帕斯卡走上了成功的道路。這節課才10歲的我們也用自己的智慧發現了帕斯卡12歲時的數學發現,我們同樣了不起,劉老師為大家感到驕傲。
【評析:適當的引入課外知識,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機的滲透了向帕斯卡學習,做一個善于思考、善于發現的孩子,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知道了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那些問題呢?
1、把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為什么?
師:大三角形的內角是哪些?指出來
師:當把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時,消失了兩個內角,正好是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內角和還是180度,如果把三角形分成兩個小三角形呢?
師小結:三角形無論大小,內角和都是180°。
【評析:通過課件動態演示兩個三角形分與合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個結論,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的內角和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變。】
2、想一想,做一做
在一個三角形abc中,已知ےa═45°,ےb═85º,求ےс的度數。
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已知ےс═52º,求ے α的度數。
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0°,它的頂角是多少度?
【評析:將三角形內角和知識與三角形特征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綜合運用內角和知識和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圖形特征求三角形內角的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