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課題 簡易方程課型新授教法討論、講解、演示 教學目的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會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系。 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重點、難點 及關鍵 理解方程的意義。 備課人教具 簡易天平、砝碼、小方木塊 授 課 過 程 授 課 過 程 授 課 過 程 活動一: 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我國的珍稀動物。誰能說一說你了解哪 些珍稀動物? 出示信息窗一,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閱讀文字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認真閱讀信息。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述,適當板書,如白鰭豚、大熊貓、東北虎等。 活動二:探究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x±a=b) 師:看了這些信息,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鰭豚XX年的只數與1980 年只數的關系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或全班交流。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①XX年的 只數+300=1980年的只數。②1980年的只數-300=XX年的只數。③如果用字母a表示XX年的只數,可以寫成a+300=400。 師:一般情況下,用字母χ表示未知數。我們可以把它們之間的相等關系用χ+300=400來表示。 活動三: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把圖中數量間的關系表示出來了。我們還可以借助天平來研究等式。師介紹天平功能、結構、使用方法等。 1、借助天平理解已知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10克+10克=20克 2、借助天平理解含有未知量的相等關系。 20+χ=50 3、借助天平示意圖理解例題中的相等關系。 出示天平示意圖:左盤是χ和300,右盤是400,天平平衡,用等式χ+300=400 表示。 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說一說對天平的認識,老師補充完善。 分組實驗:①天平左盤放一個10克的砝碼,右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②在左盤再放上1個1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克+10克=20克表示。 分組實驗:天平左盤放一個20克的砝碼和一個不知重量的方木塊,右盤放一個50克的砝碼,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χ=50表示。 學生根據實驗經驗理解χ+300=400。 活動四:探究用含有χ的等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aχ=b)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學生看信息,自主提問題。可能會提出 “怎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大熊貓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只數的關系”、“怎樣用含水量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東北虎XX年的只數與XX年只數的關系”。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非常好。我們先來解決“怎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大熊貓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只數的關系”。 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并用式子表示出來:①人工養殖的只數×10=野生的只數。②用字母χ表示人工養殖的只數,用等式表示為χ×10=1600。 出示天平示意圖:左盤是10個χ,右盤是1600,天平平衡,用等式10χ=1600 表示。 活動五:探究用含有字母χ的等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ax±b=c) 師:你能用剛才的思路來解決“怎樣用含有χ的等式表示東北虎XX年的只數與XX年只數的關系”嗎? 學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 教師可出示天平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等量關系。 活動六:概括方程的意義。 師: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χ+300=400、10χ=1600、3χ+100=1000,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自由談想法:生1:我發現它們都是相等的式子。 生2:我發現每個式子里都有χ。 生3:…… 小結:像χ+300=400、10χ=1600、3χ+100=10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動七:自主練習 1、判斷哪些式子是方程。 師:你認為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小結:同時具備“含有未知數”、“相等的式子”這兩個條件才是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引導學生在判斷對錯的同時,說出判斷的依 據。) 2、看圖列方程。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先找出圖中數量間的相等關 系,再獨立列出方程。(集體交流) 3、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讓學生獨立寫出等量關系式并列出方程,再進行 交流。) 活動八: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談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收獲,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板 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χ+300=400 10χ=1600 3χ+100=10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 學 反 思 課題 方程的意義課型練習課教法練習法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結合生活實際,能用方程表示各數量之間的關系 重點、難點 及關鍵 用方程表示各數量之間的關系 備課人教具 天平 授 課 過 程 第4 題是結合學生熟悉的情境理解方程意義的題目。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根據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再進行交流。交流時重點說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教師要 注意:學生所說的等量關系要與所列的方程一致。 第5、 6題呈現了北京到廣州的路程的有關信息和山東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數據,要求學生用方程表示其中的等量關系。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山東省的人口狀況,體驗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數學問題,一方面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練習時,要先引導學生看懂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再獨立完成,然后進行交流。 第8 題是以統計表的形式展示了大豆與豆腐數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解決第二問時,學生可能找不到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教師可提示學 生,從表格中尋找數量間變化的規律,根據規律找到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即大豆數×3=豆腐數,然后再列出方程。 第9題是根據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列出方程的題目。練習時,同樣先讓學生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即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然后再列方程。該題既是對方程意義的進一步理解,又是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進一步鞏固。板 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9、4x=36 (5+x)x 2 =14 教 學 反 思 課題 解方程 課型新授教法討論、講解、實驗 教學目的 1、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2、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重點、難點 及關鍵 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備課人教具 天平、小物品 授 課 過 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們國家的一些珍稀保護動物,你知道嗎,金絲猴也是我們國家的珍稀動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它的一些情況。 二、探索方法。 1、出示情景圖,學生讀上面的信息,并說說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860-600=260(只) 3、如果用未知數x表示增加了得只數,你能用方程表示出XX年的金絲猴與1993年的金絲猴的數量的關系嗎? 學生列出方程:600+x=860 看著這個方程,你想知道什么?(怎樣求x?) 4、引導學生借助天平研究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任成立。 學生實驗 (1) x=20 x+10=20+10 (2)x+10=10+10 x=10 5學生小組合作.在前面實驗,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6、師生共同概括得出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7.`給學生介紹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書寫格式:先寫出“解:設……”,再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然后求方程的解,最后檢驗、寫答案。 8.根據以上探索過程,教師向學生說明: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三、解決問題 1、XX年白暨豚大約有多少只? 學生獨立解決 2、 課后練習1:鞏固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四.課堂小結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五 布置作業:自主練習 2 板 書 設 計 解方程 解:設大約增加了x只金絲猴 600+x=860 600+x-600=860-600 x=260 答:XX年比1993年大約增加了260只。 教 學 反 思 課題 解方程練習課型練習課教法練習法 教學目的1、鞏固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2、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重點、難點 及關鍵 用方程解答應用題 備課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