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的改寫(精選8篇)
名數的改寫 篇1
教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頃=( )平方米
1時=( )分 1噸=( )千克
2.導入 :【演示動畫“名數的產生”】他們倆到底誰高?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做個裁判呢?好,老師一起幫助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名數、單名數、復名數.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這些數有哪些特點?(即有數又有單位名稱)
教師指出: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2)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教師明確指出: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
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
(3)讓學生分別舉出單名數和復名數的例子.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師提問: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說明:由米到厘米,是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要用高級單位前面的數乘以進率.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的例子.
(2)教師出示2噸50千克=( )千克
教師設問:這幾道題目與上面的題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確:首先把2噸變換成千克數,因為1噸等于1000千克,所以2噸=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補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時30分=( )分 3日12時=( )時
(4)引導學生總結: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3.教學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頃
375分=( )時( )分
(1)引導學生觀察:從這兩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提問: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為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小組討論交流:應該怎樣改寫?
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①因為1000平方米=1公頃,50000平方米有幾個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頃,就是把平方米改寫成化頃數,要除以進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頃.
②因為1時=60分,375分中有幾個60分就是幾時,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寫成幾時幾分,要除以進率60.375分=6時15分.
同桌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的例子.
教師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余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2)練一練
6090克=( )千克( )克 420時=( )日( )時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導學生概括名數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剛才這兩個小朋友誰說得對呢?你能用兩種方法說明嗎?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時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時=( )時
120000平方米=( )公頃 7600千克=( )噸(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個月=( )年( )個月
2.比較大小.
2小時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噸○300千克 184時○7日10時
3.解答下面題目.
(1)4輛卡車共運了8噸400千克的貨物,平均每輛卡車運多少貨物?
(2)王剛從家到圖書館用了1小時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鐘行了多少米?
(3)一根繩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疑問?
4.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到底誰重呢?30.4千克與32千克哪個更重?在今后的課堂上我們將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
1.一種播種機的寬度是4米.用拖拉機牽引,每小時行5千米,可以播種多少公頃?
2.每人每天大約吃食鹽6克.一個食堂有240人吃飯,一個月(按30天計算)大約需要食鹽多少千克?
板書設計:
名數的改寫 篇2
教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頃=( )平方米
1時=( )分 1噸=( )千克
2.導入 :【演示動畫“名數的產生”】他們倆到底誰高?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做個裁判呢?好,老師一起幫助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名數、單名數、復名數.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這些數有哪些特點?(即有數又有單位名稱)
教師指出: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2)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教師明確指出: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
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
(3)讓學生分別舉出單名數和復名數的例子.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師提問: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說明:由米到厘米,是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要用高級單位前面的數乘以進率.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的例子.
(2)教師出示2噸50千克=( )千克
教師設問:這幾道題目與上面的題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確:首先把2噸變換成千克數,因為1噸等于1000千克,所以2噸=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補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時30分=( )分 3日12時=( )時
(4)引導學生總結: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3.教學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頃
375分=( )時( )分
(1)引導學生觀察:從這兩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提問: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為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小組討論交流:應該怎樣改寫?
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①因為1000平方米=1公頃,50000平方米有幾個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頃,就是把平方米改寫成化頃數,要除以進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頃.
②因為1時=60分,375分中有幾個60分就是幾時,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寫成幾時幾分,要除以進率60.375分=6時15分.
同桌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的例子.
教師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余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2)練一練
6090克=( )千克( )克 420時=( )日( )時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導學生概括名數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剛才這兩個小朋友誰說得對呢?你能用兩種方法說明嗎?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時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時=( )時
120000平方米=( )公頃 7600千克=( )噸(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個月=( )年( )個月
2.比較大小.
2小時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噸○300千克 184時○7日10時
3.解答下面題目.
(1)4輛卡車共運了8噸400千克的貨物,平均每輛卡車運多少貨物?
(2)王剛從家到圖書館用了1小時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鐘行了多少米?
(3)一根繩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疑問?
4.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到底誰重呢?30.4千克與32千克哪個更重?在今后的課堂上我們將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
1.一種播種機的寬度是4米.用拖拉機牽引,每小時行5千米,可以播種多少公頃?
2.每人每天大約吃食鹽6克.一個食堂有240人吃飯,一個月(按30天計算)大約需要食鹽多少千克?
板書設計:
名數的改寫 篇3
教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頃=( )平方米
1時=( )分 1噸=( )千克
2.導入 :【演示動畫“名數的產生”】他們倆到底誰高?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做個裁判呢?好,老師一起幫助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名數、單名數、復名數.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這些數有哪些特點?(即有數又有單位名稱)
教師指出: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2)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教師明確指出: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
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
(3)讓學生分別舉出單名數和復名數的例子.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師提問: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說明:由米到厘米,是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要用高級單位前面的數乘以進率.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的例子.
(2)教師出示2噸50千克=( )千克
教師設問:這幾道題目與上面的題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確:首先把2噸變換成千克數,因為1噸等于1000千克,所以2噸=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補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時30分=( )分 3日12時=( )時
(4)引導學生總結: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3.教學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頃
375分=( )時( )分
(1)引導學生觀察:從這兩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提問: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為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小組討論交流:應該怎樣改寫?
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①因為1000平方米=1公頃,50000平方米有幾個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頃,就是把平方米改寫成化頃數,要除以進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頃.
②因為1時=60分,375分中有幾個60分就是幾時,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寫成幾時幾分,要除以進率60.375分=6時15分.
同桌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的例子.
教師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余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2)練一練
6090克=( )千克( )克 420時=( )日( )時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導學生概括名數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剛才這兩個小朋友誰說得對呢?你能用兩種方法說明嗎?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時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時=( )時
120000平方米=( )公頃 7600千克=( )噸(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個月=( )年( )個月
2.比較大小.
2小時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噸○300千克 184時○7日10時
3.解答下面題目.
(1)4輛卡車共運了8噸400千克的貨物,平均每輛卡車運多少貨物?
(2)王剛從家到圖書館用了1小時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鐘行了多少米?
(3)一根繩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疑問?
4.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到底誰重呢?30.4千克與32千克哪個更重?在今后的課堂上我們將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
1.一種播種機的寬度是4米.用拖拉機牽引,每小時行5千米,可以播種多少公頃?
2.每人每天大約吃食鹽6克.一個食堂有240人吃飯,一個月(按30天計算)大約需要食鹽多少千克?
板書設計 :
名數的改寫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什么是名數、單名數和復名數,會利用單位間的進率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的名數。
教學重點:掌握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改寫時應該除以進率還是乘進率。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課前我先學
成員 問 題 解 答
1 p67你能說出生活中的一些小數嗎?
2 p68為什么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數據進行改寫?
3 p68例1怎樣想?
4 p69例2怎樣想?
一、 堂上合作學習
1、 組內交流課前學習結果。
2、 請一個組的學生上來匯報。
教師關注匯報過程中以下幾個問題的解決:
(1) 厘米數改寫成米數是把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要除以進率100,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可以了。
(2) 米數改寫成厘米數是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要乘進率100,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就可以了。
(3)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4) 練習:p69做一做
(5) 總結: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要乘進率,將小數點向右移動相應的位數;反之,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將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的位數。
2、堂上檢測
1、9020千克 =( )噸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 )分米=1.5米 ( )千克=4.08噸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2、在括號里填上﹤﹥或﹦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名數的改寫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單名數和復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名數的改寫.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頃=( )平方米
1時=( )分 1噸=( )千克
2.導入 :【演示動畫“名數的產生”】他們倆到底誰高?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做個裁判呢?好,老師一起幫助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名數、單名數、復名數.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這些數有哪些特點?(即有數又有單位名稱)
教師指出: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2)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教師明確指出: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
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
(3)讓學生分別舉出單名數和復名數的例子.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師提問: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說明:由米到厘米,是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要用高級單位前面的數乘以進率.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高級單位轉化為低級單位的例子.
(2)教師出示2噸50千克=( )千克
教師設問:這幾道題目與上面的題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將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學生匯報:你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確:首先把2噸變換成千克數,因為1噸等于1000千克,所以2噸=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補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時30分=( )分 3日12時=( )時
(4)引導學生總結:由高級單位名稱改定成低級單位名稱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以進率,再加上低級單位的數.
3.教學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頃
375分=( )時( )分
(1)引導學生觀察:從這兩道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提問:低級單位的名數能否轉化為高級單位的名數呢?
小組討論交流:應該怎樣改寫?
學生匯報: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說明:①因為1000平方米=1公頃,50000平方米有幾個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頃,就是把平方米改寫成化頃數,要除以進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頃.
②因為1時=60分,375分中有幾個60分就是幾時,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寫成幾時幾分,要除以進率60.375分=6時15分.
同桌討論:比較轉化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的例子.
教師歸納方法: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商就是高級單位的數,余數就是低級單位的數.
(2)練一練
6090克=( )千克( )克 420時=( )日( )時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導學生概括名數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剛才這兩個小朋友誰說得對呢?你能用兩種方法說明嗎?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時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時=( )時
120000平方米=( )公頃 7600千克=( )噸(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個月=( )年( )個月
2.比較大小.
2小時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噸○300千克 184時○7日10時
3.解答下面題目.
(1)4輛卡車共運了8噸400千克的貨物,平均每輛卡車運多少貨物?
(2)王剛從家到圖書館用了1小時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鐘行了多少米?
(3)一根繩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3.還有什么疑問?
4.剛才這兩個小朋友到底誰重呢?30.4千克與32千克哪個更重?在今后的課堂上我們將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
1.一種播種機的寬度是4米.用拖拉機牽引,每小時行5千米,可以播種多少公頃?
2.每人每天大約吃食鹽6克.一個食堂有240人吃飯,一個月(按30天計算)大約需要食鹽多少千克?
板書設計 :
名數的改寫 篇6
在這節課的前一部分學習了名數、單名數、復名數的概念。但高級單位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名數的方法,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的教學中,我的做法是:
例3:3米是多少厘米?2噸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師說:我們先看第一問,3米是多少厘米?
師說: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較,米就是高級單位,厘米就是低級單位。所以這道題將米數改寫成厘米數,我們就說是將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
師: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300厘米。
(師板書:3米=300厘米)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個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師:3米是3個100厘米,如果列式計算,怎么寫?
生:100×3=300
(師將這個式子板書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師:在這個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生: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師將“進率”二字寫在100的下面)
師:3表示什么?
生:高級單位的數
(師將“高級單位的數”寫在3的下面)
師:300又表示什么?
生:低級單位的數。
(師將“低給單位的數”寫在300的下面。)
師:通過這道題,誰能總結出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的方法)
生:進率×高級單位的數=低級單位的數。
(師將“×”“=”補在式子中)
評析(像3米是多少厘米這樣的題學生在三年級就已經掌握,因此教師在這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直接讓學生回答,你是怎么想的。而將重點放在300是怎么得來的?當學生回答是100×3=300得來時,教師接著問100、3、300各表示什么?這樣就引入到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上,這樣得到的方法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學生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了)
名數的改寫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利用小數點的位置來進行名數改寫。
2、過程與方法:理解知識間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和名數改寫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掌握利用小數點的位置移動進行名數改寫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初步掌握利用舊知學習新知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會利用小數點位置移動進行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單名數改寫復名數、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的方法。
突破方法:
首先作好舊知的鋪墊,復習名數改寫的基本方法、單位之間的進率、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出現小數的名數改寫。
教學過程:
1、單名數和復名數之間的改寫方法
(1)先讓學生熟記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歸納出何時乘進率,何時除以進率。
(3)為學生編口訣:大變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讓學生能夠又快又好地掌握單名數和復名數之間改寫方法
(1)首先牢記單位間的進率,并能夠靈活運用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的轉化。
(2)審題要仔細,看清楚是向哪級單位轉化。
活動總結:
組內老師各抒己見,找出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尤其是老教師對此處學生經常出錯的問題有哪些,如何來解決的建議和思路都給我們年輕教師有很大幫助。
名數的改寫 篇8
教學內容:課本第91-92頁練習十九的第4-12題。
教學目的:通過名數的改寫和綜合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用的計量單位間的進率和名數的改寫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具準備:將一些復習題和練習十九的第7題制成投影片,將練習十九的第6題做成卡片(每題一張)。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噸=( )千克 l公頃=( )平方米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平方千米=( )公頃 180分=( )時。
5分=( )秒 7日=( )時
二、口算
做練習十九的第6題。
教師出示卡片,鼓勵學生利用簡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三、名數的改寫
做練習十九的第7題。
請一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填寫,其他學生填在教科書上。
本題各小題所用的進率不一樣,提醒學生應先弄清每道題需要用到的進率是多少。
教師要注意巡視和集體訂正:發現問題要及時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錯的地方。
四、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九的第4題。
這是需要進行名數改寫的應用題。本題的難點在于條件和問題所涉及的計量單位都不相同,要引導學生認真考慮應如何進行改寫。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想:1平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頃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該怎么算?算出l公頃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樣將千克改寫成噸呢?
2.做練習十九的第5題和第8題。
這兩道題都是涉及將平方米數改寫成公頃數的應用題。由于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樣明顯,在實際測量和計算中的應用又比較多,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熟記二者間的進率。這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做這兩道題,再進行集體訂正。并指名一、兩個學生說說是怎么做的。
3.做練習十九的第9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再進行集體訂正。教師要注意巡視平時學習較差的學生。對千克和克間進率的掌握情況,發現錯誤應及時指導。
4.做練習十九的第10題。
這道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做,再進行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5.做練習十九的第11題。
題目里的兩個條件都是復名數,都要先改寫成單名數,才能求出平均每分行多少米。這里可以先指名學生說說應該怎樣做,再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6.做練習十九的第12題。
這道題要從分變成幾日幾時幾分,兩次用進率去除用的進率不同。從分到時除以進率60,得到小時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幾日;如果有學生先算出日與分之間的進率;用該進率求出有幾日后,再用余數求得幾時幾分也是可以的,只是這種算法難度較大。這里要先讓學生獨立想辦法做,集體訂正時,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題
第92頁的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其計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個月的日數和表中那個月份下的數加起來,減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數是幾,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幾。
如果加、減后所得的數比7小,那么得數是幾,這天就是星期幾。如果能整除,余數是0,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規律要讓學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規律編制一個當年的表,放在鉛筆盒里,便于隨時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