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杯琴 教案(通用2篇)
美妙的杯琴 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0到21頁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容量知識科學的制作杯琴,并能演奏簡單的樂曲.
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制作杯琴
教學難點: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簡單的樂曲
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挖掘數學中的美感.
教學設計:一課時
教學意圖
一.激趣導入
二.探索奧秘,制作杯琴
導入語:春天萌動著希望,仿佛每一個生命都跳動著勃勃的生機,有著歡歌的喜悅,樹林里的小動物們就奏響了歡歌,舉辦了盛大的狂歡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事課件.
畫面呈現動物們群集樹林一處,個個手舞足蹈團團圍住歡歌發出地方的場面.畫面配音:吉他,架子鼓,電子琴等樂器發出的聲音融成一支支深受大家喜愛的歌.一個小朋友托著杯子向大家走來,什么話也沒說,在杯里倒了一些水,開始表演.
大家入迷了.畫面停在這里.
談話:你們覺得好聽嗎 想說點什么
揭示課題
教師利用準備好的杯琴演奏樂曲.
談話:老師剛剛學了一招,想不想看老師的表演.
教師彈奏,學生聽.
談話:看了教師的表演你發現了什么 產生了什么樣的疑問
談話:我們通過實驗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請你們先拿出質料不同的杯子,用量杯量同樣多的水倒入杯中,用筷子敲擊杯子,聽聽發出的聲音是否相同.
在這7個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水,再敲一敲,你們會發現什么
你們通過實驗知道了杯琴的制作原理,下面就小組制作杯琴.
各小組完成后,選派代表展示.
作完成杯琴的制作.
教師彈奏音1,2,3,4,5,6,7,學生聽音后根據音的高低加水或減水.
小組選派一名成員做好每個杯中水有多少毫升的記錄,直到把音調好.
制作成功,集體合奏小星星.
教師敲擊杯琴,學生合唱.
指定幾人輪流敲擊杯琴,學生合唱.
總結:我們把這些敲出不同音的一組杯子叫做杯琴.
三.編編唱唱,奏響歡歌
才藝大比拼.
賽前布置,說明比賽規則
小組排練
評選最佳才藝組,頒發獎狀
四.知識大儲備
提問:上完這節課,你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
閱讀你知道嗎,了解有關同樣發聲原理的樂器
結束語.
學生說說各自的見解
學生可能:用的杯子是相同的,裝了多少水就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學生活動,發現音不同.
學生活動,發現水越多,音就越高.
學生將本小組的作品展示
每個小組把本組的節目表演給大家看.
讓學生說這節課所學內容
把學生帶入美好的意境,體驗美感受.為下面的學習埋下 伏筆.
剛才的一次實驗,學生不能把水的多少與音的高低聯系起來,他們的發現只是表面的,粗淺的.所以安排第二次操作.
讓學生在數學課上適當的玩,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美妙的杯琴 教案 篇2
一、 音樂欣賞,引入新課:播放事先錄制的樂曲(用“杯琴”敲出的音樂),讓學生利用樂理知識,判斷是什么樂器奏出的聲音。1、你們覺得好聽嗎?想說點什么?2、學生難以猜測,老師宣布答案。3、 你們想自己嘗試制作這些聲音動聽的“杯琴”嗎? (出示課題:美妙的“杯琴”)二、 實驗操作,制作“杯琴”:1、小組合作,敲敲聽聽。(1)每個小組拿出幾個質地不同的容器,用量杯量出同樣多的水倒入容器中,用筷子敲一敲,你能發現什么?(2)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容器不同,敲出的聲音不同。 (3) 小組再次合作:猜測并驗證:如果容器相同,敲出的聲音一定相同嗎?學生辯論。a、在相同的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一敲,聽聽聲音是否相同。你發現什么? (杯子相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聲音也不同。 )要想使聲音變高,怎么辦?使聲音變低呢?什么情況下,聲音最高,什么情況下,聲音最低?(杯子的水越多,音越高,水越少,音越小。) 你知道什么原理嗎?媒體出示“你知道嗎”a、要想使聲音相同,該怎么辦? 要使聲音相同,需要使用相同的容器,裝入相同量的水。2、小組合作,制作“杯琴” a、 我們把這些敲出不同聲音的一組杯子叫做“杯琴”。你們知道了“杯琴”的制作原理,下面請小組合作,制作“杯琴”。 b、 (由于學生沒有精確的量杯,加上音準調試不到位,學生有所爭議。)音不準,怎么辦?啟發學生利用量杯找準音。杯號1234567音階doremifasaolaci水的毫升數 教師彈琴,學生聽音后根據音的高低加水或減水。分工合作,測量水的高度并填寫表格。 b、師生合作完成“杯琴”制作。在老師的帶領下,師生集體制作合奏歌曲“小星星”。三、 才藝比拼,編編唱唱:1、宣布比賽規則。(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準備一個節目,敲一首樂曲,看哪組節目最精彩。)2、小組排練。3、每個小組把本組的節目表演給大家看。4、評選最佳才藝組,頒發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