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老師《搭石》課堂實錄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擺
整 21 搭 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 協調有序 理所當然
讓
背……過
[課堂實錄]
課前交流
師:昨天咱們已經見了面,還記得我姓什么嗎?喊我一聲。
生:王老師。
師:男同學喊我一聲——
男生:王老師——
師:夠洪亮的,女同學親切地喊我一聲——
女生:王老師
師:謝謝同學們。知道我從哪來嗎?
生:江西。
師:江西和湖北是鄰居,還是一衣帶水的鄰居,這水指的是——
生:長江。
師:是呀,我們是非常親密的朋友。看我這位朋友帶來的幾張照片,(出示師在滕王閣的照片)知道這是哪嗎?
生:(異口同聲)黃鶴樓。(眾笑)
師:是挺像的,不過,這是我的家鄉南昌的滕王閣,和你們武漢的黃鶴樓一樣,都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先后再出示八一起義紀念塔、秋水廣場的月牙形噴泉,師生交流)
師:我是第一次來武漢,誰能介紹一處武漢的景色?
生1:我建議王老師去田漢大劇院,武漢人有一句話:不到田漢,終生遺憾。(眾笑)
師:為了不遺憾,看來我得找個時間去田漢。
生2:我覺得王老師應該去黃鶴樓,那是李白送別孟浩然的地方,很多詩人在那題了詩,很值得去看。
……
師:是呀,為家鄉驕傲!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潺潺流水聲)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輕音樂起)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師:看老師板課題
(生看師板課題)
師:齊讀課題
生齊讀:搭石——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103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聽明白了嗎?
(生自由讀課文3分多鐘)
師:剛才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嗎?誰用課文的句子來說說。
生: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以后,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師:你找得真準,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氣變涼”,你再讀。
(生再讀)
師: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么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師:“綰”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來的意思。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