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學案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和我一起隨著音樂走進劉章爺爺的家鄉。S著音樂感情導入)
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流淌的小溪,四季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劉章爺爺曾經為家鄉寫過一首小詩:(師配樂讀)“故鄉啊……”
師: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嗎,透過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思鄉、念鄉、喜愛家鄉。
師:當劉爺爺離開家鄉多年之后,他思念的僅僅是家鄉的風景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他那濃濃的思鄉情。板書(搭石)。
二、學生質疑 自讀感悟
師:同學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看著“搭石”這個詞,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①什么是搭石?②搭石有什么作用?③為什么要寫搭石?
師:請各位同學讀讀課文,自己試著解決解決。
師:你先說能解決哪個問題?
生:我能解決什么叫“搭石”。“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根據水的……搭石”。
師:出示課件(搭石圖片+文字),師介紹搭石,如果沒有搭石人們會怎么做?
生:脫鞋挽褲……
師:由這兒可看出——極不方便,麻煩……(生答)
師:出示課件介紹劉章爺爺家鄉地理特點。
(可見這小小的搭石已成為村子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已深深融入鄉民們的生活)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認識再讀這段。
三、精讀課文
師:我們剛才已解決了前兩個問題,現在這最關鍵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老師送大家一句話“讀書之法,熟讀而精思,循序而漸進”。請大家再默讀一遍課文(自讀自畫),看“圍繞搭石”作者寫了哪幾道風景?
師:從剛才同學們靜靜的讀書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確實是在用心去感受。
師:誰能用“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來說一說,老師看誰有一雙發現的眼睛,能看到文字后面的風景。板書:(畫面和風景)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人彎腰擺放搭石的畫面……
師:擺搭石(板書)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協調有序的畫面……
師:走搭石(板書)
生3:我仿佛看到了兩人相對而行互相謙讓對方先行……
師:讓搭石(板書)
師:劉章爺爺圍繞搭石寫出了“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的三幅畫面,讓我們趕快走進第一幅畫面吧!看看哪些鏡頭令你感動?
(一)
生1:秋后,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好!令人感動。
師:小伙子還不到天冷的時候呢,你為啥早早地就擺好搭石?(師走近該生詢問)
生:隔壁李大爺有老寒腿的毛病,如果不趕快搭好,他老人家的腿受涼了可不好!
師:大哥您呢?(詢問另一學生)
生:村里的娃馬上要開學了,不趕緊搭好,娃們上下學可不方便。
師:說的多好哇,鄉親們一心想著別人令人感動!
生2:如果別處有搭石,唯獨……譴責……這句令人感動。
師:又不是村里指派的任務,完成了是情理,不完成也不失本分,何必譴責呢?
生:①在村里,鄉親們都認為應該這樣做,理所當然;
②人們很勤勞;
③為別人著想已成為一種風氣。
師:鄉親們勤勞淳樸的民風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