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
(3)摘抄喜歡的句子,與同學交流。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拼讀、書寫,認識、掌握文中生字;通過反復讀,體會課文寫的美,體會文中人物的心靈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感受文中人物的心靈美,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做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心中有他人、團結禮讓的孩子。
重難點、關鍵
1.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課文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心中有他人、團結禮讓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認識7個生字,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文插圖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師談話引入
師: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個小小村莊分布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洪水常年 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去鞋子,挽起褲管,夏天還好,一入秋,天氣轉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根據河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兩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撈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1.投影課文插圖。
2.板題,讀題。
3.自由讀文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搭石”。(“搭石”指人們每隔兩尺左右放在小溪里用來幫助人們踩踏過河的石塊,這些石塊都比較平整。)
二、自由讀文,掃清字詞障礙
1.生自由讀文(圍繞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
s.自由讀文,劃出本課生字新詞拼讀。
b.把生字詞讀給同桌聽,請同桌評議。
c.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同桌一起比賽,看誰解決得又對又快。
2.匯報自學情況,進行生字教學。
s.出示生字卡,指名拼讀。
b.開火車讀生字詞。
c.去掉拼音,讀由生字組成的詞。
d.匯報你在自學中弄懂的詞語和意思。
脫鞋綰褲:“綰”同“挽”。脫去鞋子,挽起褲腳。
譴責:指責,責備,埋怨。
俗語:大家都熟知而且常用的話。
協調有序:有規律,有順序。
人影綽綽:形容人影在畫面上一蕩一蕩的情景。
理所當然:認為應當這么做,這么做是很正常的事。
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時性的上漲時期。
3.指名逐節讀文,正音。
注意讀準:汛( )期 脫鞋綰( )褲 漲( )潮
遣(價 )責 俗( )語 人影綽綽( )
間( )隔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生默讀課文,在你讀懂的語句旁用鉛筆做旁注。
2.學習小組交流。
3.說說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課文介紹了作者家鄉的小溪在汛期時,總有人擺搭石,為大家提供方便以及人們走 搭石時小心翼翼、互相禮讓的一幕幕感人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