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導學案
設計意圖:這節(jié)課的學習流程包括六個環(huán)節(jié):1、檢查預習情況,導入。2、自主學習,探索新知。3、合作交流,解決疑難。4、課堂檢測。5、學習小結。六、整理學案。理論根據:一是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情設計學習流程,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接著讓學生理解自然段意思,最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樣可以體現語文學科的特色。二是滲透讀、思、批、劃和從事實材料中看品質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三是圍繞對課文的理解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四是緊扣“殷都區(qū)主體多元雙向五環(huán)高效課堂基本模式”設計,符合主體多元雙向五環(huán)的教學理念。 北蒙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姓名: 班級小組: 編號:
課題: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使用時間:2010、12、13 課型:自學探究課 主備人:王春鋒 審核人:李君 備課時間:2010、12、9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理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課前預習: 1、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 2、自讀課文三遍以上,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我知道課文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4、把課文中使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劃出來。 學習流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導入 1、聽寫詞語,對子互改、糾錯、訂正。 2、對子合作朗讀課文一遍,互相糾錯。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1、學生朗讀1—2自然段,思考填空:( )年( )( )日早晨( ),在美麗的( )的一家醫(yī)院,一位叫( )的青年得了( ),生命垂危。只有進行( ),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2、學生朗讀3—6自然段,思考填空:在同一時刻,在中國臺灣的( ), 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證準備從一位中國臺灣青年身上( )。中國臺灣青年躺在( ),她不顧地震帶來的( ),顧不上了解家人的( ),他只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一位青年需要他的骨髓。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不顧地震帶來的( ),冷靜沉著地站在( ),經過( ),終于完成了手術。又不顧手術后的( ),經過( ),趕到( ),為一位叫( )的青年作了( )。從這件事我感受到李博士、中國臺灣青年( )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 )。 學法指導及反思 自學: (1)朗讀課文,邊讀邊思邊在書上批注,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從事實材料中看品質:讀文章、抓事實、看品質 合作交流:對子交流感受,解決疑難問題。 3、學生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填空:“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是 。小錢得救的原因是 。 4、我知道課文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從這件事我感受到李博士、中國臺灣青年( )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 )。 三、合作交流,解決疑難 四、當堂檢測 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并填空:如果有一天小錢見了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他會對他說( ),中國臺灣青年會說( )。 2、我最喜歡的句子是( ),我喜歡的原因是( )。 五、學習小結。(對課堂學習情況小結,使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提出問題,以便今后更正)。 六、整理學案(批注易錯點,重難點,保管好學案)
點評:這節(jié)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學情設計學習流程,讓學生先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接著讓學生理解自然段意思,最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體現語文學科的特色。同時圍繞對課文的理解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此導學案的導學性較強,便于學生自學,學生學得很好,學習效率也高,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