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說課稿
第三環節:課外拓展、讀寫結合
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想讓學生升華學習體會,進一步體會兩岸同胞情。所以,首先我出示幾幅圖片。(圖片1)小錢得救了,他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圖片2)他的父母緊緊地握住李博士的雙手久久不愿離開。教師邊出示邊解說:因為愛,人間才充滿溫暖。是愛,給了小錢第二次生命。是愛,讓一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綻放。從而提出如果有一天,(圖片3)小錢和那位不顧家人安危、冒著生命為他捐獻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看誰說得最讓人感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試著將所思,所想,所說寫下來。因為閱讀的過程是讀者作品、作者進行對話的過程。如果我們的教師越俎包辦,強行打斷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甚至剝奪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權,勢必損壞學生閱讀的主體性,損害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所以本環節,我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給予一定的肯定和引導。
第四環節:推薦讀書,詩情交融,結束課文。
課文結尾,我首先將吳小莉撰寫的——《生命二十小時》,這本書全程記錄了海峽兩岸救助白血病患者陳霞的感人故事,推薦給同學。然后以一首《鄉愁》結束文章的教學。
板書: (愛之橋)
大陸小錢 中國臺灣青年(中國臺灣地圖)
捐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