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準確地讀寫詞語。
2、理解一支恐龍深化成鳥類的過程,并有條理地說一說。
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一、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文)。
①畫出不能理解的詞語。
②將生字注音、組詞。
③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讀自悟第1、2自然段,小組討論。
①畫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并讀一讀。
②理解第二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話,為什么說這是“點睛”之筆?
3、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后呢?在文中第幾自然段中提出問題?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是什么話?小組討論:該如何讀這兩句話?
4、回答這個問題(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第幾自然段?小組合作讀這一段?
①本段共有幾句話?用序號在書中標出。
②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③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說說。
④各小組自由讀這一部分(恐龍飛向藍天),加深理解。
二、展示
1、展示生字新詞。
2、展示預習部分。
3、本文用詞準確。例如: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一支:演化成鳥類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所用“一支”,演化需要很長時期,所以用“漫長的演化”,找出文中的句中,說說、讀讀。
4、積累文中的四個字、詞語。
5、找出你認為寫的比較好的句子,有感情地賞讀。
6、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總結反饋
1、學生談談學習本文后,你懂得了什么?有何收獲?你有何感想?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的霸王龍 ( )的馬門溪龍 ( )的鴿子
( )的孔雀 ( )的演化 ( )的鳥兒
3、填一填,讀一讀。①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 )經過( )的演化,( )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鴿兒。
②地球上的( )恐龍( )出現(xiàn)在兩億三千萬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鴕鳥一樣用兩條后腿( ),能夠( )起整個身體。
③數千年后,它的后代( )成一個形態(tài)各異的( )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