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實錄
師:真好!
生: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重讀“轟響”“雷鳴”)
師:你讀出了雷龍的特點,讀得好極了!(生自動鼓掌)誰再來讀?(又一生讀,讀得很生動,語音抑揚頓挫)
師:多好聽!也把掌聲送給他!(生熱烈鼓掌,讀書的學生高興地坐下)
師:請大家比較這兩個句子——(課件出示:①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②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
師:讀一讀,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好?
生:我覺得第一個句子好,因為第一個句子把雷龍與大象相比,我們都認為大象是動物中最大的,但一只雷龍就比六頭大象還要重,讓我們一下子就知道了雷龍有多大,很具體。
師:(首先為該生鼓掌,生接著鼓掌)你太聰明了,老師都不得不佩服你,說得頭頭是道。同學們,為了把事物說清楚,表達具體、生動,往往要運用一些說明方法,這里把雷龍與大象作比較,(出示:作比較)這就是一種說明的方法。猜一猜,這句話中還有什么說明的方法。
生:比喻,把雷龍踏步的聲音比作雷鳴。
師:哈,你基本上說對了,更準確地說,這種說明方法叫打比方。(出示:打比方)說明方法的運用,讓表達更具體、準確、生動,讓讀者感受更真切。
師:請大家再讀第一個句子,體會體會。(生齊讀)
師:(出示梁龍圖片)有喜歡梁龍的嗎?請站起來。(站起來10多個學生)你們都喜歡?好!(指一生)你為什么喜歡它?
生:因為梁龍很長,有二十多米。
師:二十多米是多長?知道嗎?我們的教室長8米,大約有三間教室這么長。
生:(齊)哇——(拖長音,聲音響亮)
師:很驚訝,是嗎?如果不寫出“二十多米”,只告訴我們“很長”,好不好?
生:我覺得不好,只告訴我們很長,我們就不知道到底多長,還以為有一間教室長、兩間教室長,以為有幾米、十幾米長呢,原來它有二十多米長,真是太長了。
師:這種說明的方法就叫——列數字。(一字一頓地)(指另一生)你為什么喜歡梁龍?
生:因為它走路時就像吊橋在搖晃,我喜歡在吊橋上搖晃。
師:啊,能讓你舒服得睡著了。(生大笑)其實這里也運用了說明的方法,前面已經遇到過了,叫什么?
師:你很會學習。就請你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出示文字——梁龍的身體很長,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
生:梁龍的身體很長……
師:請再長些!
生:梁龍的身體很長……(“很長”拖長了讀,很準確)
師:長多了,讀下去。
(生接著讀,重讀“二十多米”,“一架移動的吊橋”讀得很有趣)
師:讀得真好!真了不起!(師豎起大拇指)喜歡梁龍的同學一起讀。
(又有不少學生站起來,加入喜歡梁龍的行列,齊讀這段文字)
師:你還喜歡什么龍?
生:我喜歡翼龍,因為它有兩個大翅膀,可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
師:(出示翼龍圖片)你向往自由,向往飛翔,是嗎?我也羨慕翼龍,能到世界各地去旅行,還完全免費,不花一分錢。(生大笑)請你來讀一讀。(出示文字——翼龍身體兩側長著翅膀,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翱翔的輕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