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牢》說課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課文的篇幅卻很長,要在一節課內將學文明理、領會方法都訓練到位,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課文的題目是“萬年牢”,文中也有三次提到“萬年牢”,如果能引領學生對這三處的“萬年牢”進行細細品味,體會它們的意思,再說說這中間的相互聯系,那么,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達成了。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就緊緊抓住“萬年牢”這條主線,通過文中三次出現的“萬年牢”來引導學生一步步進入課文的情境中,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最終由文本的解讀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感悟文章所蘊含的做人道理。
1、聯系上下文體會萬年牢產品
“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這是文中的第一個萬年牢,在理解這個萬年牢的時候,我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父親說,我的糖葫蘆叫萬年牢,冰糖葫蘆這個名字不是挺好聽的嗎?可父親為什么把它叫“萬年牢”呢?請再讀這個句子,從句中找理由。孩子們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對第一個萬年牢的理解。然后問學生想不想拿到父親的祖傳秘方,讓學生默讀課文的第2、3、4自然段,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2、聯系生活實際品味萬年牢生意
“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是第二個萬年牢。我覺得在這個重點句的理解過程中,應該在尊重學生自主意愿的前提下,將學生的生活經歷與課文緊密結合。我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走正道?再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歪門斜道有哪些表現?有的學生說在真貸中摻雜一些假的,有的學生說,宣傳上說得如何如何好,買回來卻是假的等等,最后讓學生們說父親是如何走正道的,在對比中學生充分理解了做生意萬年牢。
3、拓展文本感悟萬年牢人品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父親如何能做出品質上乘的萬年牢?那是因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此時,第三處“萬年牢”已水到渠成,無須再多言。為了讓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在學生的心中更形象更高大,我抓住“父親的教導使我一生受益”一句,拓展了作者新鳳霞的生平資料,這段生動、鮮活、感人的文字材料使學生明白作者新鳳霞之所以能成為這么多的家,取得這么多的成就,跟父親的諄諄教導是分不開的,跟父親的萬年牢人品是分不開的,這段文字豐滿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