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高洪波的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詩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們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將其原有的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并發出痛心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么?并在前四節的結尾重復了這樣的疑問,這就使人感到,這不僅僅是疑問了,更是一種對戰爭的控訴,一種對戰爭的抗議。最后一節的希望與祈盼,更是讓人揪心,雖然僅僅只是一張平穩的課桌,一間潔白的教室,如果沒有和平,連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激發學生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學案的設計與文本緊密結合,突出本課的重點。
[案例描述]
一、由3、4、5、6、7、1組展示第4題。細讀課文,了解每小節詩歌的內容,文中“這究竟是為什么?”反復出現,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精講與展示相結合:蔚藍色的大海
本來是海鷗們的樂園
可是巡弋的戰艦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這究竟是為什么?
① 第3組學生一人展示朗讀詩歌,一人展示概括本節詩的主要內容。
② 教師穿插范讀第一自然段,提出了問題:“用心傾聽老師的朗讀,說說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無邊無際、蔚藍的、安靜的大海,海鷗在海面上唱著歡快的歌,只聽“轟”的一聲,海面上水花四濺,海鷗們驚慌亂飛,只聽凄慘的悲鳴,炮火的轟鳴混成一片。太悲慘了!”
師追問: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內心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生:痛惜、傷感、憤恨、惋惜,難過……
師:將你的情感投入其中,誰能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學生紛紛舉手展示朗讀課文。
二、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讓戰火中的孩子,
有一張課桌,平穩的課桌,
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
有一間教室,潔白的教室,
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①第1組學生一人展示朗讀詩歌,一人展示概括本節詩的主要內容。
②師追問:本節中的省略號還省略了哪些內容?
生:省略號省略的是美好、無限的希望,也就是和平。
師:這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愿望,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中才能實現。讓我們帶著對和平的渴望有感情地朗讀本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