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 20 花的勇氣
一、學習目標:1、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積累語言。
2、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能聯系生活經歷感悟生命的勇氣,樹立信心。
3、能結合本組課文,把自己對生命、勇氣的感悟寫成一段通順的話。
二、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在引領學生探尋文本意義的同時,更要使文本對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使學生在閱讀中讓情感逐漸細膩起來。而這種細膩的情感正是通過對文本的語言的品味、欣賞、感悟中得以提升的。教學中,要立足文本的語言文字,進入文本所描繪的畫面,通過語言文字,生成情感。
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野花盛開的場面。
四、教學流程(1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默讀“學習提示”,把握自學方法,引導歸納:
(1)初讀課文,要思考作者經歷了什么事?為什么有這樣的心理變化?
(2)品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2、帶著初讀的要求朗讀課文。
3、交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根據“失望——遺憾——驚奇——怦然一震”這一心理路程,說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什么事?先分步說說作者為什么失望,為什么遺憾、驚奇、心頭怦然一震,再連起來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學習略讀課文,看學習提示能幫助我們很快地了解文章內容。
(二)品讀“花的世界”之美:
1、導入:作者在維也納,心里所經歷的旅程,都是因為這些小花。自由朗讀課文,哪些花的場面吸引了你,劃出來,多讀幾次,讀得一字不錯,很流利了,還能讀出一點感覺來。(學生自由朗讀)
2、交流寫花的句子(課件出示)
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么多、這么密、這么遼闊! 它們比青草只矮幾厘米,躲在草下邊,好象只要一使勁兒,就會齊刷刷地全冒出來……
隔過雨窗,看不清外邊,但窗外的顏色明顯地變了,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已經與蒙蒙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3、指名朗讀,仔細聽,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成語、詩句來?(繁花似錦、花團錦簇……)
4、品讀:
(1)導入:這就是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的世界,每一處花,都給人全新的感覺。讓我們再走進這花的世界,細細品。
(2)品讀場面一:
① 靜靜地讀,腦中只有這一段話、這個場面,讀著讀著,涌上心頭的是一種什么感覺?(新奇 驚喜 高興 舒暢 驚嘆……)
② 作者沒有用一個表示心情的詞語,卻能把這種心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每一絲的感覺,都藏在字里行間,再細細地讀,哪些詞會跳到你的眼中,在你眼中出現怎樣的畫面?邊讀邊動筆,圈圈點點。
③ 自讀,交流:
花的多:“滿滿一層”用手比畫一下,滿滿一層有多少?
“白的、黃的、紫的”: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什么?你就在這花海中,也來數數這些顏色吧。(入情地朗讀)
花的美:“純潔、嬌小、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