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導學反思
本課主要講一位聾啞青年是如何看魚畫魚的,贊美了他做事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就是學習人物的精神品質,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神態的。在閱讀了課程標準和單元導讀后我確立了4個導學目標:一是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忘我、融為一體”三個詞語的意思;二是抓描寫青年看魚和畫魚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間的關系;三是分析重點詞句,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神態)(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方法;四是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專注、持之以恒的品質。
一堂課結束后,與我同事們進行交流,聽取了他們的建議,我靜下心來反思課堂,我首先要找的是課堂中的亮點,其次是不足和改進方法。
1、提倡個性化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感受。
在課堂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己找出重點句段,抓關鍵詞,談自己的體會。我沒有拋問題給他們,而是通過“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你讀了這一段,哪個詞最讓你感動?”這樣的形式慢慢地引導他們體悟課文內容。
2、抓重點詞句,在體驗中受到熏陶。
導學中,我設計從“畫魚”引出“看魚”,學生先品讀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抓住“一絲不茍”、“很快地”等詞語體會青年畫魚認真、畫技高超。之后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一開始學生體會不深,我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你是怎么看魚的?”,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明白這“靜”不只是嘴靜,更是心靜,從而體會到了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贊嘆之情一步步加深。
3、品讀重點詞句,初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之一就是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神態的。在導學看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青年動作“站”、“看”,神態“呆呆地”、“靜靜地”體會青年的認真專注,學生從中體會到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反應人物的品質。課文中除了對青年的描寫外,還有對一個小女孩的動作、神態、語言進行了描寫,通過與描寫青年畫魚的句子進行對比,學生體會側面描寫和正面表現的習作方法。
為了讓學生真正到一些方法,我設計了語言訓練: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那么人們是怎樣贊嘆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想象當時人們的表情、神態、動作、語言,學習作者的寫法說一說,課下當成一個小練筆寫下來,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4、創設對話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當學生感悟到青年看魚的專注,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位青年每個星期天都到這兒來看魚的堅持,由“每個星期天”這個重點詞,為學生創設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氣爽的星期天,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看到了——通過這一連串情境的創設,反復引讀青年看魚的句子,學生進入了情境后讀得有進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堅持,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