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教學雜談
如小學語文第八冊《全神貫注》是一篇介紹雕塑家羅丹因為全神貫注地工作而忘記客人的事,由于雕塑是我們中國農村孩子所不熟悉的,學生不易理解課文內容,我從課文內容的實際出發,采用了多媒體動畫軟件輔助教學的方法。以一位老爺爺向他淘氣不認真學習的孫子小馬虎講故事:老爺爺帶著小馬虎穿過時間隧道,來到羅丹的工作室窗前,看到了羅丹因為全神貫注地工作而忘記朋友茨威格的事,小馬虎深受感動,開始也全神貫注地學習和做作業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被有趣的動態畫面所吸引住了,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還深受教育,并結合實際爭搶著談論看了動畫片后的感受。這樣的設計,視聽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使學生能在較長時間里興味盎然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
【江蘇省溧陽市竹簀中心小學 嵇建忠】
〖課堂教學評價應注重對學生評價的引導〗
有位教師教《全神貫注》一文,總結時問:“學了這一課,羅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個學生說:“羅丹對工作認真負責,全神貫注。”老師表示贊許 。另一個學生說:“我覺得羅丹不好,因為……”話還沒說完,老師立即打斷他的發言說:“什么?羅丹不好!”這個學生慌了,低眉垂目地坐下了 。下課后,筆者問那位學生,為什么說羅丹不好,學生說:“羅丹帶朋友參觀工作室,卻只顧自己工作,把朋友丟在一邊,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應該先招呼好客人再工作。”盡管學生的回答沒有緊扣中心,但學生對待人接物要講禮貌的認識,不也是應當肯定的嗎?
這樣的例子在課堂里,生活中屢見不鮮,人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以成人的思維標準來評價,教育,制約孩子,無形中束縛了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學生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活動效用進行價值上的判斷,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發揮著導向,控制,調節,反饋的作用,但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卻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因而教學評價“以學生的素質發展為本”的思想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實踐中,如果能注重對教師評價學生的策略的引導,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將發揮重要作用。
【遼寧省大連市開發區灣里小學 王東升】
〖課內外結合提高讀寫能力·課內抓住單元重點,精講多練〗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訓練學生掌握語文這個工具,幫助他們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要達到以上目標,關鍵在于樹立“大語文”教學觀 ──發展學生的語文有著廣闊的天地,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內。語文教學應該是一個整體,課內外應無嚴格的界限,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因此,今天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語文課本的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內,而必須課內外兩條腿走路 。要充分重視,利用語文課外的語文教和學的廣闊空間,因為這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和實踐的大課堂。
多讀多寫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尤其是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因此,按照“大語文”教學觀的思路,要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必須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突破課堂的禁錮,突破課本的約束,強化課外閱讀和練筆。
以一組教材為單位,圍繞訓練重點,以點帶面,精講多練。講授的同時注意強化雙基,培養能力。壓縮那些繁瑣講解的不必要課時,明確單元教學目標,根據單元的重,難點,安排課時,綜合調整,只強調單元達標,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作用。這樣的安排改變了以往講讀課文不講求實效,千篇一律的傳統教法,要求精講,少講。為此首先做到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精讀一篇講讀課文,學習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泛讀1~2篇閱讀課文,將在精讀教材中學到的方法進行遷移鞏固。然后獨立閱讀1~3篇思想內容或體裁寫法相近的課外讀物,通過大量的閱讀開闊眼界,積累語言,提高閱讀能力。例如在教韻語教材第七冊第一單元時,我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課《全神貫注》,讓學生掌握通過對重點段,重點人物的描寫來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本單元的其他兩篇課文,進一步強化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其次要說寫結合,作文早起步。“說寫結合”即:加強口語交際課的教學,從說到寫,架起說與寫之間的橋梁,使作文早起步。每一次的口語交際課,我都要求學生口頭交流后,要綜合大家的意見完整地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使自己的見解表達的更充分。另外利用課本中插圖,讓學生學會看圖說話,訓練看圖的方法及體會圖意的能力,先說再寫。從一句話到幾句話,再到一段話,最后到簡單的一件事;由一幅到多幅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按照學,讀,說,寫的順序進行整體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用童話引路。充分利用兒童富于幻想,喜愛童話這一特點,用童話引路學習,說話,寫話,提高讀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