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摯友、杰作”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
3、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過程
名言導入 理清人物
(師生問好)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句名人名言,請看——(出示名人名言)。誰來自告奮勇讀第一句?
生1:“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師:讀得非常正確,還有名字?
生1:莎士比亞。
師:對,這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說的。誰來讀第二句?
生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精思。——朱熹。”
師:讀得很好!這兩句名人名言在哪兒見過?
生1:我在學校的角落里見過。
師:誰能說得更準確一些?
生2:我在教室和辦公室的邊上看到過。
師:不錯。你還想說?
生3:我在樓梯的過道里見過。
師:三位同學說得都對!關注生活、學會觀察,就能夠使人越來越聰明!因為有一位名人這樣說——(出示名人名言),請看:“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誰來讀?
生: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師:讀得很好!我們一起讀。
生: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師:誰還想讀?這位男同學。
生: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師:讀得真好,給點掌聲。(學生掌聲)這句名言就是羅丹說的。對于羅丹,你了解些什么?請大家打開書本第126頁,閱讀“資料袋”。(教師巡視)
師:有幾位同學已經讀好了,坐得很端正。誰來說一說?
生1:羅丹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
師:羅丹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不是一般的雕塑家。
生2:羅丹是一個說名言的人。
師:對,羅丹說了“美是到處都有的……”這句名言。這句名言的意思你知道了,很好。
生3:羅丹創作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人物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師:你說出了羅丹的代表作品,有《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好,我們一起來讀這段話。
生:羅丹( 1840—1917)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他創作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等人物雕塑,神態生動,內涵豐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