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讀、自探、自議、點撥——《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你們說得真好!
[每個小組的代表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這些問題具有共性,也是應該解決的重點問題。巧妙的是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把問題寫在膠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儀放出問題;然后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把重復的問題去掉;再啟發學生按照課文內容敘述的先后,調整了順序。教師精心設計的這個教學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主體意識。]
三、解決問題
師:下面根據排好的順序,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在書中找到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然后講給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請你們現在開始吧!
(給學生5分鐘讀書時間)
生:(討論學習)
[又一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按照排好順序的問題,在書中找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子進行理解。又一次發揮群體的智慧,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非常善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師:我們理解“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先得知道“舉止”指的是什么?(板書:青年)
生:“舉止”指的是動作和神態。
師:“舉止特別”呢?
生:動作和神態跟別人不一樣,與眾不同。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板書:忘我境界)
師:“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
生:達到忘掉自己的程度就是“忘我境界”的意思。
師: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呆呆地”是說看魚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板書:看魚)
生:“靜靜地”“不說一句話”說明看魚看得專心,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老是”說明經常是這樣的,并非是偶然的,所以舉止特別。
師:從你們抓住的這些重點詞、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寫得多好啊!我們一齊讀讀,讀時突出那些重點詞、句,語速不要太快,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也是本課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組織全體同學進行討論,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并不強求答案一致,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指導思想。]
師: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這幅圖,說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觀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動作、神態;再看看周圍人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多媒體顯示青年畫魚的圖像,學生觀察。)
[采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師:誰能結合課文的詞、句說一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從“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唯一”可以看出青年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板書:畫魚)
師:“唯一”是什么意思?
生:是只有的意思。可以看出青年和別人不一樣。
師:誰還能再說說。
生:從“融為一體”可以看出,“融為一體”是說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就是金魚。
師:這是達到忘我境界的一種表現。“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解決了。(把這個問題拿下來。)誰能再補充?
生:“一絲不茍”的意思是一點兒也不馬虎,說明青年畫魚認真、全身心地投入,與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