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手》教學案例
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有一個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新課程目標采用了嶄新的思路,即突破過去應試教育課程體系在注重單一知識技能取向的束縛,而根據教學的實際,同時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也就是說,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目標設計.
"三個維度"的目標設計告訴我們:知識和技能是重要的,但語文教學不能只有知識和技能,更不能在"加強基礎知識"的口號下 ,為追求科學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死記硬背或在"熟能生巧"的旗號下搞機械訓練,重復訓練,而應該從三個維度全面認識和把握課程目標,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具體制定和落實三維目標,我在講授《一雙手》這篇課文時進行了有效的嘗試:
描述 一,導入
師:同學們,拿出尺子來量一量自己手的長度,寬度和厚度,把數字報出來,看看誰的手大.
生(積極地拿尺子量,報出數字):17,10,2;18,9,1.5;16,10,2;.......
師:同學們剛才表現得很積極,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也為我們介紹了"一雙手",請大家看一看是誰的手,找一找他的手長,寬,厚分別是多少,比一比,哪個手大
生:張迎善,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他的大
師:那么,他的手僅僅是"大"這么一個特點么 請同學們放聲去朗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為下面的橫線填上合適的詞,并說說理由.
張迎善有一雙 的手
生:這是一雙神奇的手,因為他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樹.
生:這是一雙又粗又硬的手,因為老繭布滿每個角落,手指特別粗大肥圓,以致手指像一根三節老甘蔗.
生:這是一雙創造綠色寶庫的手,因為......
二,細讀課文,解讀這雙手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這是一雙大得,神奇的,創造綠色寶庫的手,那么作者又是如何來刻畫這雙手的呢 請同學們相互協作為這雙大手建立一個手的檔案. (展示投影)
手感: 手的膚色:
手的紋絡: 手的掌面:
手指: 手的大小:
手的別號:
手的價值: 手的特點:
(生相互討論,完成檔案)
生:手感:半截老松木;手的膚色:呈木色;手的紋絡: 又粗又硬,一道道黑土色;手的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整個角落;
生:手指:特別粗大肥圓,三節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四條裂紋,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手的大小: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手的別號:天下第一大手;
生:手的價值:創造綠色寶庫;手的特點:大,粗燥,硬
師:大家找得又快又準確,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手的描寫段落,并做一些批注,看看這雙手是怎樣體現一位林業工人的特點的.
生:栽樹是手活,------要保證苗苗不窩根.------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這句話中"苗苗"充分體現了林業工人對待這些小樹苗就像對待幼嬰,百般呵護,精心照料.
生: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了,磨透了.這句話中讓我們感受到了血肉勝過鋼鐵,充分體現了張迎善同志手的堅硬和他堅忍不拔的精神.
生: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這句話用比喻的修辭,形象生動的寫出了這雙手由于長期的栽樹而變得干枯的樣子.
師:剛才大家在讀的過程中是傾注了自己的感情,批注也做得非常好.從剛才的表述中,我們感覺這雙手從外形的美感上來講,是怎么樣的
生:丑
師:那我想再問一問造成這雙手外形丑的原因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到文中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