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壯歌
教學要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課文,感受螞蟻與羚羊團結協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3、學習感悟文章的方法——“讀而有感”。
教學準備:階梯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隨便談談有關生命的話題)
二、點出“壯”歌
1、齊讀課題。
2、(師:“讀好課題是學好課文的一半”)想想,在這個題目中那個字的分量最重?為什么?<若答不出:很難回答是不是,不要緊,有難題才有學習,學習了下面課文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來讀讀課題。
3、“壯”可以組成那些詞語?<讓部分回答正確的學生將所組的詞語寫在小黑板上,然后掛在階梯黑板架上。>
4、你覺得那個詞語最適合這篇課文的意義?<壯烈、悲壯、壯麗等>齊讀這些詞語。<注意要求讀出感情>
三、引發“壯”歌
1、上節課,我們已初讀了課文,誰來談談自己的初讀感受?用一句帶有上面這些詞語的話來概括。(師:真正有效的讀書應當是有感地讀書,讀而無感不算讀書。)
指名回答。
2、(師:一千個讀這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相同一篇課文,但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老師在初讀時也有一句話的感受——
出示顏老師感想一:當生命處在最危難的時刻、或是絕境,生命往往會譜寫出一首首悲壯的歌!
老師讀、指名讀、齊讀
3、課文中的螞蟻和羚羊的生命有沒有遇到危難?讀書,并用“——”劃出這部分內容。
指名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難?<板書:火燒 活捉>這是一種怎樣的危難?<絕境>課文中那些詞語最能體現這個“絕”字?<包圍圈 焚燒 懸崖邊>
5、那個同學來讀一讀螞蟻身處絕境的這部分內容?<接著讀“羚羊的”>
(you:沒有絕境的氣氛;還不夠“絕”;“絕”了……)
6、面對絕境,這群可憐的動物們并沒有——<生齊說:束手待斃>它們怎么做的?用“波浪線”劃出課文中的這部分內容。
指名讀。<板書:突圍 跳躍>
7、讀到這兒,你又有什么感受?
出示顏老師感想二:無論什么樣的生命,在絕境中往往總能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師:讀書就是這樣,讀到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感受,每讀一次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每一回的感受總比前一回要深刻。)
四、奏響“壯”歌
1、同學們,好好地讀一讀課文中你們用“~~”劃出的內容,想想真正創造生命奇跡的、譜寫生命壯歌的英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