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詩兩首(小兒垂釣)
△你們說的頭頭是道,請你讀一讀。
師:同學們,對于這個“招手”專家們也一直在爭議呢!其實,小兒招手,不管是讓路人走近還是走遠,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引說)怕得魚驚不應人。
4、詩中的小兒剛剛學習釣魚,非常專注,技術還不嫻熟,但他多么希望能釣上一條大魚啊,多么希望能初戰(zhàn)告捷。你們是最能理解他的,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學習《池上》
1、另一個小娃呢?他在干什么?引說——偷采白蓮
2、品味“偷”字
△讀讀前兩句,品品這個“偷”字?
△你們有沒有背著大人偷偷去干過自己喜歡的事?心情怎么樣?
(緊張,興奮,高興)
教師敘述:小娃小心翼翼地撐著小船獨自去采摘蓮蓬,太想吃嫩滑、甜美的蓮蓬,采著采著,心里越來越開心。他一邊劃小船,一邊哼著小曲呢。
△在詩人眼中,這個小娃會是賊嗎?聯(lián)系下面的詩句,再讀一讀有什么新的理解?
出示:不解藏蹤跡
△是什么暴露了小兒的蹤跡?
浮萍一道開
教師敘述:夏天,滿池綠油油的大荷葉,一朵朵嬌艷欲滴的白蓮盛開了,擠擠挨挨的,嫩生生的蓮蓬招人喜愛。真是“蓮葉何田田。”小娃采了蓮蓬
小娃根本不知道隱蔽自己的蹤跡。雖然他頂著荷葉,但他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浮萍,小池上留下的水痕早就被別人看到了。
△這個“不解”,這個“偷”子讓我們認識一個怎樣的孩子?
有評論家這樣稱贊這二十個字“寫小娃天真如在眼前”。
△多么可愛的小孩啊,這么小,這么頑皮,瞧他的樣子,就是一首天然的詩。 指名讀一讀
5、總結(jié)兩首詩
△童年是最令人羨慕的,這兩首寫的就是你們,你們是最快樂的,來將這份快樂和畫面融為一體。指名分別讀兩首詩。
(評價:吟詩是感情豐富的表現(xiàn),是自我陶醉的體現(xiàn)。)
△同學們,喜歡讀這兩首詩嗎?其實不僅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的成年人也喜歡讀,因為在詩句中我們也能讀到自己的影子。 老師和你們一起讀。
三、指導背誦兩首詩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與詩中的小娃一起體會偷采白蓮的樂趣,一起去河邊釣魚……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感受了那飛揚的童趣。讓這些童趣定格在我們的腦中。
給你們配上音樂。提一個要求:不能看著文字讀,請看著畫面讀。
出示:畫面
四、拓展閱讀
1、頑皮、淘氣是孩子的天賦。這兩首詩是我們自己的詩,像這樣的詩句你還能吟誦一句嗎?
所見宿新市徐公店
袁枚楊萬里
牧童騎黃牛, 籬落疏疏一徑深,
歌聲振林樾。 樹頭花落未成陰。
意欲捕蟬鳴, 兒童急走追黃蝶,
忽然閉口立。 飛入菜花無處尋。
2、課后作業(yè):(1)選擇一首詩編寫一個兒童小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弟弟妹妹聽;也可以將這個生動的情景劇演一演。(2)找一找,讀一讀,更多的描寫兒童的詩。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 高鼎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晝?nèi)镇?qū)牛歸,前溪風雨惡。
《牧童》 劉駕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幼女詞》 施肩吾
《21、古詩兩首》課例分析
一\字詞教學:(基本上這些生字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沒有什么困難,所以根據(jù)學生情況沒有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