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八冊第15課《鳥語》教學設計
環境贊歌,人鳥和諧——《鳥語》教學設計認識教材:
蘇教版第八冊第15課《鳥語》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敘述了“我”愛鳥,愛看鳥兒那美麗的矯健的身姿,愛聽它們的歌聲和軟語。通過長期的與鳥兒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從它們的歌聲催促中,懂得了鳥語的含義,感受到燕子勤勞的可貴,從大雁飛行中,懂得紀律的重要,從蒼鷹高飛中,學會勇敢頑強的精神。在與鳥兒的交談揣摩中成為好朋友,懂得了道理。表達了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贊美了家鄉鳥語花香,人鳥和諧的美好環境。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很兒童化,學生讀起來很有韻味,要充分地抓住文中的好詞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品讀,悟出感情,積累好詞句。借助文中的描述環境,去揣摩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悟出排比句的含義,使思想感情得以升華。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思路,從感情線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思考課文是怎樣抓住鳥的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的,你從叫聲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課文的作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具體為:故事引入,激發興趣——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品析詞句,啟發明理——總結全文,遷移擴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生字,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呢喃軟語 犒賞 催促 無拘無束 通曉
疏忽 怠慢 猜想 倍感親切
3、分析與鳥兒交談獲得啟示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排比句的含義。
4、懂得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鳥、護鳥,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感知——————— ———————— 品析———————————
(故事引入,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品析詞句)
感悟——————————————遷移—————————————
(體會排比句的含義,明白道理) (觀察一種鳥,寫一篇觀察日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鳥語催人奮進,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贊揚家鄉的優美環境,我們要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造句。
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排比句的含義,明理。
懂得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鳥護鳥,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環境,人鳥和諧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排比句的含義,明理。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生字,理解詞語并積累,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3、給課文分段,理清層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情趣。
1、古時候有個蒙古族獵人,叫海力布,他能聽懂很多鳥兒的話語,每天都打很多獵物分給鄉親們,鄉親們都很喜歡海力布。有一天,海力布聽到鳥兒說這兒的山要嘣了,村莊要被毀滅了,鳥兒說要趕快要飛走了,晚點就來不及了。海力布趕回村里,把這件事告訴鄉親們。鄉親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撤離得救了,可是海力布由于把鳥兒的話告訴了別人,自己卻變成了一塊石頭。鄉親們為了紀念海力布,就在他去世的地方立了一塊石碑。現在去大草原上旅游,還可以見到這塊叫海力布的石頭。世上能懂鳥語的可不止海力布哦!古時候還有一個叫“公冶長”的人也懂鳥語;現在也有人懂鳥語哦!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今天就學一篇有關鳥語的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