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
⑷小結:讀人物的對話時,要注意用提示語來體會讀書的感情。
⑸出示第3小節。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
a、這一句誰來讀。
b、這里不僅寫出竺爺爺說的什么還寫出了他是怎么說的,以及他說話時的動作。
c、為什么說是“習慣地問”。
⑹現在誰能連起來將2-5小節讀好的?
四、學習6-15小節。
1、過渡:時間過得很快,轉眼第二年春天又到了,課文的第6小節將春天寫得特別美,你能將春天美的感覺讀出來嗎?
2、指名讀,齊讀。
3、課文的7-15小節,寫的是小孩發現第一朵杏花開了,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竺爺爺,這里也有許多人物的對話。
⑴與2-5節的對話對比有什么不同?
⑵沒有提示語,但我們能體會是誰說的,怎么說的嗎?
⑶小組討論讀。
⑷指名讀。
⑸評價:這樣讀可不可以,你們小組是怎么讀的?還有哪個小組愿意讀的?
⑹小結:同學們課文的2-5小節寫人物對話時,加了提示語,而這里卻沒有加,是因為作者知道我們大家能夠體會得到,這樣寫很簡潔,但由于我們是四年級的學生,寫作文時應盡量學著運用提示語。
4、述:當竺爺爺聽到第一朵杏花開了,心中可高興了,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
出示:
第15小節。
⑴誰能把竺爺爺當時的興奮勁兒讀出來的?
⑵圈出“立即”“興沖沖”“快步”
⑶這一節同樣寫杏花開了,作者改用了哪一個詞語呢?為什么用“捧出”啊? ⑷整個這一段,你能讀好嗎?
比賽讀。
五、整體回瞻課文。
大家讀到這兒有沒有想過,竺可楨爺爺看到第一朵杏花開了這么興奮是為什么啊?
(課后大家可以帶著這個問題,再閱讀閱讀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
第三課時
一、略講第16小節。
1、匯報查找資料。
2、自由讀課文。
出示:竺可楨爺爺搞科學研究,需要的是( )時間,從來不用( )、( )這些字眼,也不用( )和( )代替觀察。
⑴學生輕讀課文兩遍。
⑵在字中圈出答案,指名回答。
⑶指導理解“精確”。
3、小結:學習本課,你覺得竺可楨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