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實錄
從飛機上往下看,阿聯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在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著星羅棋布的綠洲——那是城市。
我們來到迪拜訪問。這里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阿拉伯朋友告訴我們,這里的每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這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原先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像罩著一層硬硬的殼。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并沒有難倒阿聯酋人民。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阿拉伯朋友這樣說。
那天清晨,我們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園漫步,正巧碰上一個穿黃馬夾的園林工人在澆水。
“這下面都有自來水管,還需要澆水?”我們指著那些樹和草皮問。
“不,不!”園林工人豎起一個手指連連搖著,又從路邊一個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時,一陣雨霧從空中灑下來,把樹葉、草和花上的塵土淋得干干凈凈。眨眼工夫,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園林工人高興地笑了,做了個洗臉的動作,說:“你看,它們更漂亮了!”
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正是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師:齊讀課題,你覺得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學生自由讀文。自己讀自己的。學生讀書,教師席間巡視,及時加以指導:有問題嗎?有難認識的字嗎?沒有。真棒。
怎么樣,孩子們?綠洲到底在什么地方?阿聯酋。阿聯酋那兒沙漠的地方,迪拜。你要是把這三個字的關系弄清楚,我覺得你就會知道。
出示世界地圖 講解迪拜是阿聯酋的第二大城市。像迪拜這樣城市,可多了。
第六自然段中的“霎時” 講解
找到字的結構找到竅門兒 就能理解。綠洲是什么意思?(生答師板書:綠樹成蔭 鮮花遍地)
找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席間巡視。
生:請大家翻到第三自然段,
生: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
生:我看到他們是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買來用紅色)
師: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三個買來說明他們什么都沒有。
生讀。
比較: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淡水,樹苗和花草。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
生:我認為就用一個“買來”就覺得他們缺的也不多。
師:三個“買來”,意思就不同了。
生再讀。
師:我有一個感覺,如果三個詞一樣,第一個詞輕一點,然后一個比一個高。師范讀。
生讀。
師:你們知道嗎?在阿聯酋水比石油還要貴。你們再來讀。
生讀。
師:還有哪些詞語觸動了你?再來讀讀,理解。
生: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