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生命的壯歌教案
(2)出示: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走到了懸崖邊。
引導想象:老羚羊“叫”了一聲,你們聽懂了嗎?誰根據這一節的內容翻譯一下?
(老羚羊:孩子們,別怕!來,你先后退再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我跟著跳,讓你在我背上一蹬,你就會落到對面懸崖邊上了。
小羚羊:知道了,媽媽。但這樣做,你不是要喪命嗎?
老羚羊:事不宜遲,別想那么多了!快跳呀!)
那么它們是怎么配合的呢?
(3)讀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交流后,出示填空題:
老羚羊和年輕羚羊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為年輕羚羊架起生命橋),一個是(為了脫離危險,求得生存);跳的方法不同,從時間來說,一個(先跳),一個(后跳);從高度來說,一個(跳得高些),一個(跳得低一些);從落腳點來說,一個(落在半空),一個(落在老羚羊背上)。從跳的結果來說:一個(獻出了生命),一個(脫離了危險)。由此可見,老羚羊具有(勇于獻身)的精神。
2、學生朗讀第3節,邊讀邊想象那一座座“生命橋”,并畫出使自己受感動的句子。
引導交流:
(1)緊接著,一對對羚羊……快速飛躍。
(兩個“沒有”意味著排在后面的羚羊要冒著被獵人打死的危險,這說明老羚羊心中想著“他人”的獻身精神激勵了年輕羚羊,年輕羚羊也心中想著“他人”,心中裝著集體,它們身上都表現出可貴的團結協作精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頓時……生命橋。
為什么把羚羊跳躍時所劃出的一道道弧線比作“生命橋”?(這是用老羚羊的生命筑成的橋,這是給小羚羊生命的橋。)
為什么說這座橋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年輕羚羊的成功飛躍是以老羚羊的生命作為代價的。如果沒有老羚羊墜入山澗前的那一剎那的支撐,年輕的羚羊就不能完成第二次飛躍而獲得新生。所以說老羚羊的死亡是橋墩,架起了年輕羚羊的生命橋。)
3、指導讀好這兩句話。
4、讀最后一句,想想這是為什么?獵人可能想什么?寫獵人的表現有什么作用?
5、引導想象,升華感情。
a、小羚羊踏著用老羚羊生命筑成的橋墩,終于脫險了,到達對面的懸崖邊。面對為了自己生存而墜入山澗的老羚羊,小羚羊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b、出示:展開想象,接下去寫。
小羚羊站在懸崖邊,一起哀悼老羚羊,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6、學生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板塊——側面描寫練習【目標b\25分鐘】
1、……同學生病了,(……)他堅持參加了期中考試,只見(……)
2、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感動中國人物何玥的故事……講到這里,老師……同學們……
附:
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愿,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臺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