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說課稿
在引導學生品讀春聯時,我給予他們學生品讀春聯的基本方法,有的是顧名思義,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有的是想象畫面,如“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的是聯系生活,如“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課堂上滲透讀書方法,讓學生得法。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中比較容易忽略的——“過程與方法”。
本堂課精讀環節,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結構:春聯的內容、對仗、聲律以及讀背春聯的好處,在梳理課文要點的基礎上,將五幅春聯提取出來一一感受這不是簡單的線性的,而是具有散點的特征。也是基于這篇課文的特點而設計的。
三、搭建平臺,運用實踐語言
在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春聯,并講述理由時,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咀嚼、感悟、體驗,敞開自己的心扉做文本的知音,在不知不覺中深化體驗,內化語文能力。之后,讓學生用同樣的學習方法來說說其他的春聯,用上“我最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著這副春聯,我________________。”
為學生搭建起語言實踐的平臺,暢談自己喜歡的春聯,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訓練。一方面讓學生加深對春聯的理解,調動學生在人、文對話與碰撞中的真切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讓學生內化文本,有效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四、營造氛圍,熏染春聯文化。
課前談話時,我從生活中引入春聯,讓學生覺得春聯并不陌生,生活中隨處可見,增強熟悉感,并滲透春聯上下聯的知識。在誦讀感悟時,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把文字轉化為熟悉的生活場景,常見的爛漫春光,帶著學生不知不覺融入春聯。最后的送春聯環節,讓學生再次感悟春聯內容的豐富,并據此送給不同職業的人。之后,讓學生用朗讀背誦的形式自己送春聯,把課堂與生活銜接起來,
凸顯生活語文,營造出春聯文化。
以上就是我對于這堂課的一些粗淺的想法,懇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如有說得不當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