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感體驗,積累語言,形成良好的語感————《九寨溝》教學反思
重情感體驗,積累語言,形成良好的語感————《九寨溝》教學反思江陰實驗小學 周娟英
《九寨溝》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觸,飽蘸著對祖國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如數家珍的描寫了九寨溝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和靈幻的異獸珍禽。文章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辭藻華美,重墨濃情,易于朗讀和積累語言。
我常在問自己:究竟我要給學生一個什么樣的課堂?快樂的?自由的?有趣的?這都是我想給他們的。因此,這節課我想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得到知識,受到啟迪。我知道課堂本是師生共生共長的過程,是充滿挑戰的過程,它總可能會出現很多遺憾,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一、選擇全文中心,落實訓練點。
語文課要像語文課。語文課不能惟知識、技能,但是,也不能棄之不管。語文課扎實為本,就是要把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自主實踐緊密、巧妙地結合起來。
《九寨溝》描寫了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和珍禽異獸,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對這些是比較陌生的。于是,在這堂語文課中就是要讓學生讀書,變著花樣讓學生讀書,興趣盎然地讀,卓有成效地讀,讓學生讀準、讀通、讀懂、讀好。
整篇課文兩大板塊中,描寫自然風光的第3小節,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看著畫面讀,在朗讀中體驗九寨溝如詩如畫的風光,并通過自由讀,男女生讀,指名讀,師生互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朗讀不僅成為教學的手段,而且成為教學的目標。
另外,描寫珍禽異獸的第4小節,則另辟蹊徑,請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讀讀描寫這些動物的語句,把這些生動的語句積累下來,并且,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一步一步地進行拓展,以說代讀,將積累下來的語句進行運用,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總之,以說代讀,豐富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學扎實。
二、啟迪智慧,授以漁。
教是為了不教。葉圣陶說:“不拿現成的解決辦法來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指導學生以最短時間去找到這種辦法并利用這種辦法來找到別的辦法,解決別的問題。”這些話正好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基本的語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3自然段的時候,由教師帶領同學們學習。出示閱讀提示:“a、讀3自然段,看看寫了哪些景觀,用筆圈出來。b、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風景,邊讀邊想象。c、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說一說從哪些詞語上能體現出來,然后讀,最后欣賞。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這一段的學習方法:讀——找——想——讀——看。欣賞九寨風光視頻更加深了學生對九寨這個人間天堂的向往。4自然段的結構和3自然段的結構相同,所以在學習4自然段的時候,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自學閱讀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