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田園詩情 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本文適合朗讀與背誦,我們不僅要追求口中讀出感覺,還要做到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另外要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疑問,悟出新的見解。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思路】
●以田園詩導入,感受田園情調,然后荷蘭是首怎樣的田園詩?為主要問題進入課文。
●初讀課文,準確讀詞,理解生字詞,了解大意,感受作者在荷蘭看到了哪些美麗景色。
●讀通的基礎上進行精讀感悟,以“這是一首怎樣的田園詩”主要問題,引導學生逐段深入地品讀,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喜愛之情。結合指導朗讀,啟發學生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還要讀出疑問,悟出新見解。
●指導背誦摘抄,鼓勵積累及實踐。
●大致分三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板塊一:田園詩導入,調動情感
1、課前背誦學過的田園詩。
2、剛才我們背誦了一些田園詩,板書:田園。看到田園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田地,苗圃,農村,悠閑,安適……
3、板書:詩情。看到詩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詩一樣的情懷)有一個詞叫做詩情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這是首怎樣的詩呢?
4、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一下吧,齊讀課題。
板塊二:初讀課文,理清大意
1、過渡:今天,讓我們要領略的田園詩情來自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讓我們隨著文字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吧!
2、學生自由讀全文。提出自學要求:讀通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做上標記,讀不準的多讀幾遍,讀完后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讀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教師巡視。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情況,結合教學生字。
a極目遠眺 遼闊無垠 綠意盎然
b奶牛 頑皮 儀態端莊 嚴肅沉默 鈴鐺沒有聲音
駿馬 驃悍強壯 腿粗如樁 綿羊 悠然自得
c擠奶的人 小板凳 誰也不叫喊吆喝 默默無言
船只 舒緩平穩 滿載 偶爾 汽笛聲
d沉睡的牲畜 無聲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微弱的光芒 一片寂靜
(2)分四組學習:
第一組感受到什么:草原大、綠;
第二組寫的是什么?(奶牛、駿馬、綿羊)
重點:
“頑皮”一般指誰(孩子)現在呢?(評:多么有情趣)
“儀態端莊”本來指怎樣的人?(神情舉止、姿態風度端正莊重。)現在呢?(評:詞語中也藏著溫情。)
“驃悍強壯”“腿粗如樁”這兩個詞讓你看到了怎樣的駿馬?
“悠然自得”指悠閑的樣子,內心感到非常滿足。(評:生活在綠色草原上,綿羊快樂無憂舒適滿足。)
第三組介紹了什么?(人與船只)重點理解“吆喝”:大聲喊叫。評:人、船和周圍環境是這樣融洽。)
第四組,讀一讀,這些詞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氛圍?(安然、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