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李時珍夜宿古寺》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記敘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顧高齡尋訪藥材,與弟子龐憲住破廟、吃干糧、在月光下記錄尋訪所得,冒著生命危險品嘗藥材的事,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扎實的工作態度。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詞語、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學習理解詞語,閱讀課文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理解詞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四)教學難點:理解李時珍吃苦奉獻的精神,理解文中出現的一些中藥名稱。
二、基本設計理念:根據縣教研室所倡導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利用學生對課文大體的理解以及課文中“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詞語的字面意思之間的差距,提出問題,讓學生以此為核心,展開對文章的討論和交流。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課文內容及難點知識的理解采取學生小組學習和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來完成,力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夜宿,就是夜晚住宿。同學們,外出旅游你們一般夜宿何處?旅館、大酒店、賓館……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店,我國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夜里不住客店卻住在古寺里,究竟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學習16課(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介紹李時珍。(李時珍,中國醫藥學家。他自幼愛好醫學,24歲開始跟父正式行醫。李時珍花了整整30年功夫,記下了幾百萬字的筆記,經過一遍又一遍修改,反復校訂,著成舉世聞名的中藥巨著《本草綱目》。)
《本草》是李時珍花30多年的時間寫成的,全書記載了1892種藥物,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李時珍對舊書上的錯誤記載加以糾正,如舊書上記載穿山甲是靠鱗甲來誘捕螞蟻的,李時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細觀察后,發現穿山甲是用舌頭吃螞蟻的。《本草》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是一部“東方醫學巨典”。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
2、檢查生詞認讀情況。
師徒倆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破廟 灰塵 斷垣殘壁 青苔
藥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無涎 龐憲 安徽 輪廓 舀水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a一人一段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b理解句子中的詞語
(1)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
理解“饑餐渴飲”,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
理解“曉行夜宿”
這天,他們來到湖北西部山區,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眼看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師徒倆不免焦急起來。這地方前不見村,后不著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