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后記一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143
by valenny 發(fā)表
剛教完《徐悲鴻勵志學畫》,本課教學中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為了讓學生理解外國學生嘲笑中國學生的話語,我補充了些資料,”1919年的中國,貧窮落后,內(nèi)憂外患,國內(nèi)戰(zhàn)亂不斷,中國在國際上沒有地位,中國人在國外經(jīng)常遭人白眼,在一些外國的租界,還公然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字樣,那時外國人根本看不起中國人。”想不到這番話激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個個義憤填膺的,感覺是自己受到了侮辱似的。然后讓學生讀徐悲鴻勵的志——“必須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學生都讀的相當?shù)暮茫x出了中國人的骨氣,志氣。而且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那種愛國情感。課最后,我送給學生一句名言“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生活在恥辱之中,我依然熱愛我的祖國。”學生把它牢牢的記在了心中。相信這個教學難點已經(jīng)突破了。在濃濃的愛國情感中,去突破另外一個難點——體會徐悲鴻的勤奮刻苦。通過讀,悟,對比。教學進行的很順利。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的熏陶,我想在這節(jié)課上我做到了。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關鍵字:學畫)
此問轉載:8080/blog/teacher/user1/valenny/archives//59.html